-
1 # 用戶7203202871003
-
2 # 大春197026
化學消毒劑按效力分為:高效消毒劑、中效消毒劑、低效消毒劑。
1、高效消毒劑:是指能殺滅所有細菌繁殖體(包括分枝桿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並對細菌孢子(致病性芽孢菌)有一定殺滅作用,滿足高級消毒要求的製劑。
2、中效消毒劑:指能殺滅分枝桿菌、真菌、病毒、細菌繁殖等微生物,滿足消毒要求的製劑。
3、低效消毒劑:是指能殺滅細菌繁殖和嗜脂病毒,滿足消毒要求的製劑。
注:不要把洗滌劑、消毒劑混合使用,浴室洗滌類、潔廁類、廚房洗滌類用品一定要分開使用。
-
3 # 用戶761169272138
1.一般防護:適用於普通門(急)診、普通病房的醫務人員。
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2.一級防護:適用於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
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3.二級防護:適用於進入呼吸道隔離病房、隔離病區的醫務人員;
接觸從患者身上採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洩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屍體的工作人員,轉運患者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
4 # 靈異抓鬼小說
一級防護是針對從事診療的醫護人員而言的,需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在與病人接觸後需消毒。二級防護指的是對傳染病的防控。三級防護是指在二級防護的基礎上,增強防護。
一二三級防護標準及預防措施
1一二三級防護標準
一級防護是針對在醫療機構事業中從事診療的所有醫護人員而言的,需要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穿隔離衣、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在每次接觸病人之後需要使用碘伏消毒液或者其他消毒劑揉搓1~3分鐘,接觸任何體液、分泌物等物質時都要戴好手套。
二級防護是指對傳染病防控採取的防護級別,採集樣本、轉移病人等醫護工作人員,需要穿好醫用防護服、戴好醫用防護口罩、面罩、防護帽等,每次接觸病人後立即清洗和消毒,最好每4個小時更換一次口罩,要注意好呼吸道和粘膜的防護。
三級防護的適用範圍是與傳染病人群密切接觸、負責標本採集、處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醫護工作人員,除了按二級的防護要求之外,還需要加強防護,可將護目鏡、防護口罩換為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
2標準預防措施
手套:當接觸血液、體液、排洩物、分泌物及破損的皮膚黏膜時應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醫務人員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轉移給病人的可能性。
洗手:接觸血液、體液、排洩物、分泌物後可能汙染時,脫手套後,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洗手。
面罩、護目鏡和口罩:戴口罩及護目鏡也可以減少病人的體液、血液、分泌物等液體的傳染性物質飛濺到醫護人員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手套可以預防醫務人員變成傳染微生物時的媒介,即防止醫務人員將從病人或環境中汙染的病原在人群中傳播。在兩個病人之間一定要更換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可重複使用的用品和設備的消毒滅菌。
物體表面、環境、衣物與餐飲具的消毒。
隔離衣:防止被傳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滲出物、飛濺的水和大量的傳染性材料汙染。脫去隔離衣後應立即洗手,以避免汙染其他病人和環境。
醫療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
5 # 90後的嘉銘媽媽
標準預防包括以下內容:
(1)所有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均被視為具有傳染性,必須進行隔離,接觸有明顯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的物質,或者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必須採取防護措施。
(2)要防止經血傳播性疾病的傳播,又要防止非經血傳播性疾病的傳播。
(3)強調雙向防護。既要預防疾病從患者傳至醫務人員,又要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給患者。
4.標準預防的具體措施包括:
(1)手的清潔與消毒是切斷接觸傳播的重要措施,手的清潔與消毒應當符合《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的要求。
(2)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汙染的物品時應當戴手套。
(3)脫去手套後立即洗手。
(4)醫務人員的工作服、臉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汙染時,應戴外科口罩、防護眼鏡或者面罩,穿隔離衣或防水圍裙。
(5)處理所有的銳器時應當特別注意,防止被刺傷。
(6)對患者用後的醫療器械、器具應當採取正確的消毒滅菌措施。
回覆列表
1.
高效消毒劑:含氯消毒劑,例如最常見的84消毒液,以及漂白粉/水、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騰片等,84消毒液一般有效氯含量5.5%~6.5%,消毒效果好而且價格低廉。
2.
中低效消毒劑:季銨鹽類消毒劑,使用更加安全,刺激性小,沒有異味,抑菌能力強,適用範圍比較廣;75%乙醇消毒液,即酒精消毒劑,醫用比較廣泛,優點是揮發快無殘留,但是濃度高的酒精閃點很低,使用要注意避開明火或高溫物體,不能大面積噴灑使用。
3.
日常家用消毒劑:殺菌消毒能力相比較弱,常見的家用消毒產品一般以對氯間二甲苯酚,屬於含氯的酚類為主要殺毒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