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5
回覆列表
  • 1 # 用戶1102249605113

    佛肚竹生長較快,對造型不需要的枝條應及時剪除,以免消耗營養。

    新生竹可視其形態,決定去留,如節短肚大,雖對造型有所影響,也應留下,待9月份分株時另植;如新竹幹細、節長,又影響造型,則應及時剪除。

    養護方法如下:

    1、場地。

    剛栽種的佛肚竹盆景,澆透水後,置於蔽蔭處養護l0天左右,再置於半陰半陽處養護5天,然後再放置Sunny充足、空氣流通、溫暖溼潤的環境中細心養護。

    因盆缽淺盛土少,夏季在烈日下曝晒易損傷根系,故要適當蔽蔭。秋末冬初,當夜間最低氣溫降至5℃左右時,應移入室內,室溫保持在8℃左右即可,室溫過高對來年生長不利。

    在南方,只要把盆缽埋入向陽背風處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

    2、澆水。

    佛肚竹喜潮溼,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但盆內不可積水。

    夏季是它的生長旺盛期,氣溫又高,早晚應各澆一次水。冬季移入室內後,葉面塵土多,要適當向葉面噴水,使葉片保持青翠美觀。

    3、施肥。

    佛肚竹盆景施肥不宜過多,肥水過大使枝葉陡長,影響美觀,3~9月,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液肥即可。

  • 2 # 第二夢0916

    1、基質選擇。佛肚竹性喜肥沃疏鬆、溼潤,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最好選用酸性土質,以肥沃的腐葉土和疏鬆的礦質土混合使用,作盆栽土基質為好。一般盆栽於5厘米深的淺盆內,以選用面積較大的長方形或橢圓形為佳,這樣有利於竹鞭水平橫向生長。盆栽時盆內再點綴些小塊湖石或石筍石, 則可更顯得景致自然秀美。

    2、移栽上盆。佛肚竹一年四季都可移植。移植時選3-5稈母竹,盡量多帶地下竹鞭,要避免損傷竹與鞭的連接處。移植後應放在陰溼處養護10-15天,再移到Sunny充足處。進入正常生長以後,平時注意盆土保持溼潤,但不能太溼;氣候乾燥時應及時向盆內葉面噴水。

    3、平時管理。佛肚竹在盆中生長,新竹抽出後,為控制竹的高度,可通過控水來抑制其生長;每次控水至頂梢嫩葉發灰微卷時,再澆一次大水,如此重複幾次,就可明顯抑制植株生長。除盛夏外,都應給予全日照。佛肚竹喜肥,但盆栽竹一般要少施肥,只在新筍抽出前施一次餅肥,秋末施一次雞糞或豆餅作基肥即可。若施肥過多,易導致枝稈生長旺盛,不利於保持植株低矮秀雅之態。進入冬季,盆栽佛肚竹應移入室內向陽處,使室溫保持在0℃以上,保證安全越冬。

    繁殖方法。佛肚竹繁殖一般採用分株和扦插。生長良好的佛肚竹,能在春末秋初分別萌發出兩次新竹;春末夏初萌發的竹,竹節間隆起膨大,而秋髮竹,竹節間大多不膨大,並且節間長,一般不留。但也可用來留作母株,分株繁殖後長出的新竹,仍能隆起。佛肚竹新老株呈叢狀生長,每年3-5月間氣溫回升後,新筍萌發前將大叢中1-2年生的嫩稈從基部帶蔸砍下,浸入清水24小時,使竹稈吸足水分,剪出大部分葉片,栽植後即可成活,當年或次年可供觀賞並萌發出新筍。

    扦插繁殖:利用秋髮竹和主竿上的次生嫩枝,用作扦插材料。這種枝上的節部都有隱芽,具有髮根抽筍的能力。具體做法是:在梅雨季節,選取基部帶有腋芽的嫩枝條3-5節,並帶部分小葉,用500ppm萘乙酸浸插穗基部10秒鐘,然後斜插入土壤或蛭石中,但不要太深,末端應露出土外,再用稻草覆蓋,噴水保溼,有全光噴霧條件更好,插後20余天就可萌發出不定根。新根長出後要減少噴水。採用土插的可留床養護管理,勤施薄肥,待第二批新筍萌出後再移栽,如生根後即可上盆,注意放在背陰處養護15-20天,逐步移到有Sunny之處,接受適當的光照條件,促其健壯生長。

  • 3 # 昕語12345

    佛肚竹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喜潮溼,喜微酸性土壤,在北方種植,首先要對土壤進行酸化處理,鹼性過高不但會出現生長不良現象,甚至還會長的細長,和普通的毛竹一模一樣,失去了原有的觀賞價值,土壤酸化,可以澆施礬肥水,增加硫酸亞鐵,或者使用發酵之後的淘米水澆施,都是使土壤酸化的好辦法,土壤要使用微酸性的砂質土壤,可以使用腐葉土、河沙配少許腐熟之後的動物糞便攪拌之後作為營養土,

    在北方養佛肚竹有時會蛻變成細長竹,會失去其特有的風韻。佛肚竹一年有兩次萌芽期,第一次是在初夏,第二次在初秋。一般初夏生長的新竹,節短、肚大(如養護不得法,仍會變得細長),要注意保留;而初秋生長的新竹則幹細節長,故秋竹除留作種竹外,一般應剪除。注意要點:佛肚竹要勤於修剪。

    可以在竹筍萌發之後,使用控水法,讓其變的竹節粗短,待其長至50多公分高定型之後,在進行普通養護,佛肚竹喜歡溼潤,生長期間土壤要保持溼潤,忌積水,要做好排水通暢,生長期間每隔半月可施肥一次,以腐熟發酵之後的有機肥為主,也可以使用液態肥料,在早晚進行使用。

    可根據佛肚竹大小粗細不同,待長到一定高度時,可將竹筍頂端剪除5~8厘米,使植株結頂,促使側枝生長。第一次打尖後,如果靠近頂部的健壯側枝生長速度很快,可以進行第二次打尖,把頂部的健壯側枝剪短,留下2~3個竹節即可。打頂可以保持佛肚竹的造型美觀,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佛肚竹繁殖一般採取分株方式進行,春季萌芽初期進行為佳,分株是很容易成活繁殖方式

  • 4 # 用戶閒散

    竹筍的生長過程

    1、初期:是竹筍地下生長的繼續,儘管筍尖露頭,筍體仍在土中,橫向膨大生長較為顯著,節間長度增長很小,基部各節陸續生根,高生長非常緩慢,一般每天生長量不過1~2cm。

    2、上升期:竹筍的地下部分各節間的拉長生長基本停止,成為以後竹杆的杆基,竹根大量抽發,根系逐漸形成,竹筍的節間生長活動從地下推移到地上,生長速度由緩慢而逐漸加快,生長量也相應增大,一般每天可伸長10~20cm。

    3、盛期:是竹筍生長最快的時期。在竹根繼續伸長並開始發展側根的同時,竹筍的高生長迅速而穩定,呈直線上升,到生長高峰,1晝夜可長1m左右。基部筍籜開始脫落,上部枝條開始伸展,高生長速度又由快而慢,竹筍逐漸過渡到幼竹階段,除梢部尚為筍籜包被外,中下部各節間在光的影響下,產生葉綠素,變為綠色的“竹青”,進行光合作用,為竹筍一幼竹生長自給部分養分。

    4、末期:幼竹梢部彎曲,枝條伸展快,而高生長速度則顯著下降,最後停止。筍籜全脫,枝條長齊後,竹葉全部展放,形成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