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8
回覆列表
  • 1 # 樂觀的鯨魚1R7

    1、性質不同。千足蟲又稱馬陸,是一種陸生節肢動物。它體形呈圓筒形或長扁形,分成頭和軀幹兩部分,頭上長有一對粗短的觸角;軀幹由許多體節構成,多的可達幾百節。除去第一節無足和第2-4節是每節一對足外,其餘每節有兩對足,所以足很多。千足蟲雖然無毒顎,不會螫人,但它也有防禦的武器和本領。當它一受觸動就會立即蜷縮成一團,靜止不動,或順勢滾到別處,等危險過了才慢慢伸展開來爬走。千足蟲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

    蜈蚣又名叫天龍。蜈蚣懼畏日光,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蟲、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於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後(三月上旬),隨著天氣轉暖又開始活動覓食。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身體又扁又長,大約有12厘米左右,金黃色的頭上長了一對細長的觸角和一對單眼,嘴是由一對大顎和一對小顎組成。身體由21節組成,背面是暗綠色,腹面是黃褐色,每節上都生長著一對足,第一對稱“顎足”,足上有發達的爪和毒腺,最後一對向後延伸像是尾。蜈蚣生活在腐木和石隙中間,行動十分敏捷,每當晚上外出捕食小動物,白天閉門不出。中國各地常見的是少棘蜈蚣。蜈蚣在中醫學上有重要的醫藥價值,現在正進行人工養殖和研究。

    二、習性不同

    千足蟲行走時左右兩側足同時行動,前後足依次前進,密接成波浪式運動,很有節奏。不過,它雖然足很多,但行動卻很遲緩。千足蟲平時喜歡成群活動,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如枯枝落葉堆中或瓦礫石塊下。專吃落葉、腐殖質;也有少數種類吃植物的幼芽嫩根,是農業上的害蟲。千足蟲雖然無毒顎,不會螫人,但它也有防禦的武器和本領。當它一受觸動就會立即蜷縮成一團,靜止不動,或順勢滾到別處,等危險過了才慢慢伸展開來爬走。千足蟲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

    蜈蚣懼畏日光,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蟲、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於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後(三月上旬),隨著天氣轉暖又開始活動覓食。蜈蚣鑽縫能力極強,它往往以靈敏的觸角和扁平的頭板對縫穴進行試探,巖石和土地的縫隙大多能通過或棲息。密度過大或驚擾過多時,可引起互相廝殺而死亡。但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餌料及飲水充足時也可以幾十條在一起共居。蜈蚣為典型的肉食性動物,性凶猛,食物範圍廣泛,尤喜食昆蟲類。在早春食物缺乏時,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蘚的嫩芽。

    三、結構不同

    千足蟲,在北美巴拿馬山谷裡有一種大馬陸,全身有175節,加起來共有690只足,可以說是世界上足最多的節肢動物了。

    蜈蚣的每節身體上只有1對足,而蜈蚣的身體最多可以分為170節,因此,根據它身體的節數,它可能有15-170對足。再來看千足蟲,除了前4節身體之外,它的每節身體上有2對足,總共有大約100對足,具體數目要看千足蟲的大小。另一個區別在於它們的食物:螟蚣吃其他蟲類,而千足蟲只吃植物。

  • 2 # 乘鳳破浪銀行人

    1、科屬不同:千足蟲屬節肢動物馬陸種,而蜈蚣屬節肢動物蜈蚣種

    2、生活習性不同:千足蟲生活在土塊、草坪土表層以及方塊下面,而蜈蚣生活在磚石縫隙、成堆的樹葉、牆角邊等地;

    3、外形特徵不同:千足蟲體節兩兩愈合,除了頭節部分沒有足,頭節後的三個體節有一對足外,其他的體節每節共有兩對足,而蜈蚣體呈扁平長條形,由二十二個環節組成,最後一節稍微小點,頭部兩節較小,從第二節開始每一體節有一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