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苟”改成了“敬”。這一改,揭開了一個“苟姓人家原姓敬”的歷史真相。原來,在五代以前,姓“苟”的人本姓“敬”。五代後晉皇帝石敬瑭統治時期,朝內有個大臣姓敬,犯了這位石皇帝的名諱;再加上這大臣得罪了皇帝的近臣,于是石敬瑭便下令讓他改姓“苟”,否則殺無赦。為免遭殺身之禍,這位敬姓大臣及其家人從此被迫改姓“苟”。這樣代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
其實,像“苟”姓這樣的遭遇,在封建社會並不鮮見。在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裡,皇帝、聖人、長官及尊者的名字,是不能隨意叫和寫的,平時用到與這類人物名字相同的字,必須避開或改寫,這就是所謂“避諱”。這一法規,在封建社會要求極為嚴格,一旦犯諱,便會大禍臨頭。
避諱大體分為兩類,即國諱和家諱。避統治者之名叫國諱,也稱公諱;避自己祖先和尊長之名叫家諱,也稱私諱。
避諱制度起源於周代。當時的統治者一方面為了自身“安全”,不讓人隨便詛咒傷害自己,尤其是對自己施行巫術;另一方面為突出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便強迫臣民避用他們的名字。這便是國諱的開始
由“苟”改成了“敬”。這一改,揭開了一個“苟姓人家原姓敬”的歷史真相。原來,在五代以前,姓“苟”的人本姓“敬”。五代後晉皇帝石敬瑭統治時期,朝內有個大臣姓敬,犯了這位石皇帝的名諱;再加上這大臣得罪了皇帝的近臣,于是石敬瑭便下令讓他改姓“苟”,否則殺無赦。為免遭殺身之禍,這位敬姓大臣及其家人從此被迫改姓“苟”。這樣代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
其實,像“苟”姓這樣的遭遇,在封建社會並不鮮見。在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裡,皇帝、聖人、長官及尊者的名字,是不能隨意叫和寫的,平時用到與這類人物名字相同的字,必須避開或改寫,這就是所謂“避諱”。這一法規,在封建社會要求極為嚴格,一旦犯諱,便會大禍臨頭。
避諱大體分為兩類,即國諱和家諱。避統治者之名叫國諱,也稱公諱;避自己祖先和尊長之名叫家諱,也稱私諱。
避諱制度起源於周代。當時的統治者一方面為了自身“安全”,不讓人隨便詛咒傷害自己,尤其是對自己施行巫術;另一方面為突出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便強迫臣民避用他們的名字。這便是國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