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whyxdh50502
-
2 # 鹽亭少兒編程
我90年在四川鹽亭鄉村讀初中,93年讀高中。
讀初中時,學校條件差,剛修建的,我們是第一屆學生,要求每位學生捐木頭做床鋪,通鋪,上下兩層,一個寢室住幾十個人,一般以班為單位。
吃的是蒸飯,鋁盒,自己帶糧食,主要是大米,很多家庭米不夠,就加紅薯,也有蒸麵條的。
高中時,住的是上下鋪木架子床,上面
住兩人,下面住兩人。
-
3 # 洞察素齊
90年代的高中生,有的住校有的跑堂回家,還有的是自己在學校外邊租房子居住(但這種情況很少)。
家在農村的學生因為離家較遠,大部分選擇的是住校。那時,高中生一般是兩個星期過一次禮拜。絕大多數同學,都會選擇星期五的下午回家,星期天下午趕天黑時返回學校。
不像現在的學生一樣,中學時(有的小學時)就在城裡租房子,把父母甚至是爺爺奶奶搬到城裡。那時的學習壓力沒有現在這麼大,挺想念的。
-
4 # 鶴舞櫻飛
90年代的高中大部分都是要住校的。
因為好多農村是沒有高中的,高中學校離家會很遠,有的高中甚至離家100多里地,要翻山越嶺,在這種情況下,住校就是必然的選擇。
還有就是當時的交通也不方便,交通工具也有限,況且當時的家庭條件也不怎麼好,在回一趟家都要一筆不小開銷的情況下,大多都會選擇住校的。
-
5 # TTm童童媽
90年代的高中有住校,但不像現在全部學生都住校,因為以前的農村是沒有高中的,最起碼也要縣城才有,所以一般是家在農村離學校比較遠的學生才住校,城裡孩子都是放學就回家,不用住校。那個年代住校學生每週還要回家帶上一週的口糧到學校。
-
6 # 愛思考艾登3u8
住校可以不住校也可以,也有的學校不讓住校的。取決於家與學校距離,學校離家近就不住,遠就住。
-
7 # 用戶8293307875194
正式過寄宿制生活還是在1993年高中一年級開始的,那時我17歲。因為一直呆在鄉下,沒怎麼進過縣城,所以,頭一個周不太適應,但畢竟接近成年,不是小孩子了,不像現在幼兒園就開始有寄宿的了,對很多孩子們而言都是個不小的考驗。
頭一次寄宿的同學大都會面臨人生地不熟無親無故想家念親的心理障礙,尤其是性格內向自立能力較弱的我,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還有些慌裡慌張。好在碰到了同學,不大怯生了,慢慢跟同學熟識起來,也就沒了生分感,不再想家。
我們那時寄宿不像現在的全封閉式管理學校那麼嚴格,並既不完全封閉也不那麼嚴格。
吃飯可到外面去吃一塊五一碗的麵條,兩塊五一大碗的蘭州牛肉拉麵、或者五毛一個的餡兒餅,但因為經濟不寬裕,我只能偶爾跟同學搭伴兒一起出去吃碗麵條或拉麵。晚上有的人還能偷偷爬出牆外到附近的影視廳裡看錄像,或者進戲廳裡打遊戲。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敢的,所以“閱歷”很淺,只是听听他們神侃八卦,但有些事兒我是怎麼想也想不到點兒上的。
回覆列表
有住校的,高中教育那時還沒現在普及,一個縣只有幾所高中,所以多數人是住校生,也有少數家靠近學校的為走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