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3
回覆列表
  • 1 # 聰慧菠蘿2X

    《論語季氏篇》中。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夫人自稱為小童,國內的人稱她為君夫人,在其它華人面前稱為寡小君,其它華人也稱她為君夫人。

    這章經文雖然講述的是國君妻子在不同場合的稱謂,看似平常,含義深刻。它說明周朝至此禮崩樂壞,人們不遵禮已滲透到生話的各個角落,就連這樣最基本的稱乎都不遵守了,孔子把它講出來,用以糾正世人的風氣。

  • 2 # 竹夭小語

    “夫人”一詞,古今都能用,問題是用的場合有講究。“夫人”只能用於他稱,不能用於自稱。說得再明白點,只能說“您的夫人”、“他的夫人”,不能說“我的夫人”。“夫人”是尊稱,而尊稱只能用於他人,不能用於自己。這是幾千年的老規矩,老傳統。《論語·季氏》:“邦(一本作“國”)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

    《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

    孔穎達疏雲:“諸侯曰夫人者,夫人之名,唯諸侯得稱,《論語》曰‘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是也。

  • 3 # 用戶5750988408575

    古代未婚女子有以下幾種稱呼:

    1.

    娘:古漢語中娘一般指未婚年青女子,多指少女。日本漢字和ACGN界用語中,娘則是女兒、少女或女子的意思。

    2.

    娃:《漢書·揚雄傳》引揚雄所寫的《反離騷》:“資娵、娃炎珍{髟也}兮,鬻九戎而索賴。”大約是最早的例子。到了唐人、宋人的筆下,這個字所顯示的女子年齡明顯地變小了,很多詩詞裡所呈現的“娃”是少女、未婚女子的代稱。

    3.

    奴:古時未婚女子的自稱,或稱“奴家”。

    4.

    妾:古時也作為未婚女子對自己的謙稱,類似於男人自稱的“僕”。

    5.

    女:古代稱“未婚的女性”為“女”,稱“已婚的女性”為“婦”。

  • 4 # 大氣原野fP

    從出生到結婚以前的稱謂 1、度:指小兒初生之時。

    2、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3、赤子、襁褓:泛指不滿週歲的初生嬰兒。《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周晬:指嬰兒週歲。 5、孩提:本指孩兒尚處襁褓發笑時。

    顏師古注:“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

    《老子》:“如嬰兒之未孩。”也作“孩抱”“提孩”。

    後泛指孩兒兩至三歲。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6、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

    如“牙牙學語”,因亦指開始學話的小孩。清袁枚《祭妹文》:“兩女牙牙,生汝死後,才周晬耳。”

    7、垂髫、髫年、始齔、童齔、總角:泛指幼童時期。古代兒童尚未束髮時,短髮是自然下垂的,故稱之,也稱作“垂髮”。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女孩7歲換牙稱“髫年”,男孩8歲換牙稱“齠年”,故有七八歲又有“始齔”“童齔”之稱。

    有時束髮為兩結,向上分開,形狀如角,故童年時期又稱“總角”。《詩經•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8、黃口:指十歲以下兒童。本指雛鳥發黃的嘴,借指兒童。

    古代戶籍制度常稱小孩為黃。隋代以不滿三歲兒童為黃,唐代以剛生的嬰兒為黃。

    後來,十歲以下兒童皆汎稱為“黃口”。 9、幼學:十歲兒童。

    《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 10、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孝經•聖治》:“故親生只膝下。” 11、孺子:兒童。

    《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也用作老人對年輕後生的稱呼。

    《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 12、豆蔻年華:指十三歲的少女。

    唐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13、及笄:女子十五歲。

    《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4、碧玉年華、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歲。

    《通俗編》:“功成當在破瓜年”。《通俗編•婦女》:“破瓜年紀小腰身。”

    鄉俗常把女子破身認為是“破瓜”,這處認識其實是不正確的。古文人把“瓜”字拆分為兩個“八”字以紀年,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15、弱冠、初冠:古代指男子二十歲。古人男子二十歲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但這時體猶未壯,故稱“弱”。後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

    16、桃李年華:指女子二十歲。可能出自陸游的詩:“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佔年華。”

    17、花信年華:指女子二十四歲。“花信”,開花時期。

    代指女子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年輕美貌之時。

    宋•範大成《元夕後連陰》:“誰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揚州百面雷。” 18、紅顏:泛指少年或年輕人。

    唐•李白《贈孟浩然》:“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19、處子、處女:“處子”,指未出嫁的女子。

    義同“處女”。成語“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孫子•九地》:“ 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20、千金:對別人家女兒的敬稱,多指未婚者。

    來源說法不一,一種認為與伍子胥有關,說他“掘楚平王墓”報仇後,要報一女子恩情,但苦於不知道她家地址,于是投千金於她跳水之地。因而用“千金”指代女子。

    一種認為,出自元代曲作家張國賓的雜劇《薛仁貴榮歸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 21、束髮:指男子十五。

    古代男子到十五歲束髮為髻。《禮記》:“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

    22、及笄:指女子十五歲。笄,古代婦女束髮用的簪子。

    女子束髮貫之以笄,表示已經到成年。《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國語•鄭語》:“既笄而孕。” 23、成童:或八歲以上,或指十五歲以上。

    鄭玄:“成童,十五以上”。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篇:“少有成童之目,九齡作《梅花賦》驚其師。”

    24、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齡。“《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愛自待年金聲夙振”。

    《禮記·曲禮上》:“女子許嫁,笄而字。” 25、幼艾:泛指美貌的青年男女。

    《楚辭•九歌少司命》:“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26、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

    《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有室,女子生命而願為有家。”朱熹集注:“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

    27、怨女: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28、曠夫: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男子。出處同上。

    二、中年的稱謂 1、克壯:正當壯年。古代三十歲為壯。

    唐•魏徵《是漸不克終疏》:“貞觀之初,時放克壯。” 2、而立之年:三十歲。

    《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舉。” 3、不惑之年:四十歲。

    出處同上。 4、知命之年:五十歲。

    出處同上。五十歲的人還常謙稱為是“未知之年”。

    5、耳順之年:六十。出處同上。

    6、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7、艾:五十歲 8、耆:六十歲。

    2. 古代文言裡把男女叫什麼

    男子

    子--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或美稱,相當與現在的先生.

    夫子--古代對成年男子的敬稱,語氣比重於稱`子`.

    父(讀第三聲)--古代對男子的美稱或對老年人的尊稱.

    父(讀第四聲)--父親或男性長輩之稱.

    甫--古代男子的美稱.

    丈夫--古時稱成年男子為丈夫,並不專指女子配偶.

    匹夫--本指一個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

    須眉--古代稱男子為須眉.古曾以男子須眉稠秀為美,故有此稱.

    女子

    妾--古代女子表謙卑的自稱.

    母--古代對貴族女子的一種美稱或泛指長輩女性.

    青衣--古代俾女的代稱.

    裙衩--古時為婦女的代稱.

    拙荊--一般人家丈夫對妻子的一種稱謂.

    粉黛--古代美女代稱.

    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稱.

    巾幗--古稱婦女為巾幗.

    姥--古稱老婦人為姥.

    嫗--古對婦人,一般指年歲大者,亦有指少女者.

    媼--古對婦人或老婦人的稱乎.

    娘--古代指母親.少女或泛指婦女.

    3. 形容男女關系好的古文

    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相濡以沫、耳鬢廝磨、

    舉案齊眉

    【解釋】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處】《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夫唱婦隨

    【解釋】隨:附和。原指封建社會認為妻子必須服從丈夫,後比喻夫妻和好相處。

    【出處】《關尹子·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倡,婦者隨。”

    如膠似漆

    【解釋】象膠和漆那樣黏結。形容感情熾烈,難捨難分。多指夫妻恩愛。

    【出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感於心,合於行,親於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於眾口哉。”

    情投意合

    【解釋】投:相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七回:“那鎮元子與行者結為兄弟,兩人情投意合。”

    青梅竹馬

    【解釋】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遊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出處】唐·李白《長幹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兩小無猜

    【解釋】猜:猜疑。男女小時候在一起玩耍,沒有猜疑。

    【出處】唐·李白《長幹行》詩:“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卿卿我我

    【解釋】形容夫妻或相愛的男女十分親昵。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

    恩恩愛愛

    【解釋】夫妻恩愛,情義極為深厚。有時也指骨肉之間的真摯感情。

    【出處】漢·蘇武《詩四首》:“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情投意合

    4. 文言文男子和女子自稱什麼

    帝王自稱為“朕”、“寡人”,這是其他人不能用的。

    除了帝王,其他人自稱如下:

    直白一些的: 吾、餘、予、某,相當於現在的“我”。

    謙恭一點的:在下、鄙人、不才、小子、區區。

    對長輩(通常無血緣關係)自稱:晚輩。

    對比自己年小的同輩人自稱:愚兄。

    對比自己年長的同輩人自稱:小弟。

    對自己的上司自稱:下官、卑職。

    老年婦女謙稱--“老身” 謙稱自己的丈夫--“拙夫”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稱--“臣妾” 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稱--“本宮” 寡居皇太后自稱--“哀家” 民間女子自稱--“小女子”、“民女” 未婚女子稱奴家. 已婚女子稱妾 還有女弟 明朝末年.柳如是仰慕陳子龍的才華,主動寫一封書信並親自拜訪,在名帖上自稱“女弟”。當時女人寫信作文,往往自稱為“妾”,柳如是以“弟”自稱,可以看出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