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4076606298267757
-
2 # 鑫
地球內部結構 ◆ 岩石圈 岩石圈的定義為:“地球的剛性外殼層,是由一些能夠相互獨立運動的離散型板塊構成的,概而言之,板塊這種組合就成為岩石圈。” ◆ 上地幔 厚度為20~400千米。
地震波速在其內部隨深度增加的梯度較小,在60~150千米間,許多大洋區及晚期造山帶內有一低速層,可能是由地幔物質部分熔融造成的。 ◆ 過渡層 厚度為400~670千米。地震波速隨深度加大的梯度大於其它兩部分,是由橄欖石和輝石的礦物相轉變吸熱降溫形成的。
◆ 下地幔 厚度為670~2900千米。目前認為下地幔的成分比較均一。但因處於極端高溫和高壓環境,地幔巖石呈現為塑性狀態。 ◆ 大陸地殼 大陸地殼覆蓋地球表面的45%,主要表現為大陸、大陸邊緣海以及較小的淺海。
地殼的化學組成以硅鋁質為特點,可分為兩大類巖石:一類是地殼上部的相對未變形的沉積岩或火山岩堆積,另一類是已經變形變質的沉積岩、火成岩和變質岩帶。後者構成地球表面的山脈或在地殼深部,前者多在地殼表層的盆地及其邊緣。
地殼可以承受強烈的板塊構造運動,所以目前能尋找到38億年前的地殼。 ◆ 大洋地殼 大洋地殼極薄,其上海水深度平均為4。5千米。大洋地殼從上到下由下列三部分組成:a。 海洋沉積物層,平均厚度約為300米,但其厚度可以從零(特別是洋中脊附近)變化到幾千米(大陸附近),VP=2,d=1。
93~2。3;b。 鎂鐵質火成岩,以玄武岩和輝長岩為主,其厚度為1。7±0。8千米,VP =4~6,d=2。55; c。 海洋層,主要是地幔頂部水化作用形成的蛇紋石,其厚度為4。8±1。4千米,VP =6。
7,d=2。95。洋殼的厚度、年齡隨距洋中脊的距離加大而變厚、變老。但洋殼的年齡遠遠低於陸殼,多晚於中生代。 ◆ 古登堡面 1914年,美國學者古登堡(Gutenberg)發現地下2900千米處存在地震波速的間斷面,首先是發現距震中11500~16000千米的範圍內存在地震波的陰影區,解釋為存在地核,其次是傳播速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縱波存在一次由13。
6千米/秒突然降低的截面,而橫波則突然消失了。後證實這是地核與地幔的分界層。該不連續面稱為古登堡面。 ◆ 莫霍面 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Mohorovicic)1909年研究薩拉布地區一次地震時發現在地下33千米處地震波的波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原
-
3 # 小湯與狐阿桔
在地理上,地殼是指有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岩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用化學方法將它與地幔區別開來。其底界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莫霍面引)。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對於軟流圈而言的堅硬的岩石圈 層。厚約60~120公里,為地震高波速帶。包括地殼的全部和上地幔的上部,由花崗質巖、玄武質巖和超基性岩組成。其下為地震波低速帶、部分熔融層和厚度100公里的軟流圈。 對岩石圈的認識,分歧很大,有人認為岩石圈與地 殼是同義詞,而與下部軟流圈即上地幔有區別,但岩石圈與上地幔系過渡關系而無明顯界面;有人認為 岩石圈至少應包括地殼和地幔上層。
-
4 # 無悔說天下
都屬於地球內部圈層,地殼與地幔之間以莫霍界面為界,地幔與地核之間以古登堡界面為界。
岩石圈包括地殼加上軟流層以上的地幔
回覆列表
1、地殼是地球表面的一層薄殼,其厚度大致為地球半徑的1/400,但各處厚度不一,大陸部分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則只有約7km。一般說來,高山、高原部分地殼最厚,如中國青藏高原地殼最厚可達70km。
2、地幔 地殼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平均厚度為 2800 餘千米。1914年,B.古登堡根據地震波走時測定地核和地幔之間的分界面深度為2900千米,這個數值相當準確,與新近算得的數值只差15千米。地幔又分為上地幔( 350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個地震波的低速層,低速層之上為相對堅硬的上地幔的頂部。通常把上地幔頂部與地殼合稱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塊組成了地球最外層的構造,地球表層的構造運動主要在岩石圈的範圍內進行。
3、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鐵 、 鎳元素組成 ,半徑為3480千米 。1936 年 ,I.萊曼根據通過地核的地震縱波走時,提出地核內還有一個分界面,將地核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部分。由於外地核不能讓橫波通過,因此推斷外地核的物質狀態為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