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漠灬10977660
-
2 # 正能量韻歌
答:碳酸鈣或者碳酸鎂。
在水燒開的時候水中的重碳酸鹽開始分解,就分解成了碳酸鈣或者碳酸鎂,以結晶顆粒的形狀從水中沉澱出來形成白色的沉澱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水水垢、水鹼,這樣的水質我們平時說的比較硬。 白色沉澱物就是雜質,所以我們必須要喝燒開的水,禁止喝生水,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做飯的時候把水中雜質過濾出來然後再淘米煮粥,這樣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
-
3 # 用戶2606779531853
開水中出現結晶體主要是由於溶解度的變化引起的。當我們將溶質(比如糖、鹽等)加入水中,溶質會溶解在水中,形成一個溶液。當溶液中溶質的濃度過高時,溶質就會開始從溶液中析出,結晶體就會形成。這一過程叫做結晶。在沸騰的情況下,由於水分子迅速運動並與周圍的空氣相互作用,水中的溶質會更加容易析出形成結晶體。
因此,當開水冷卻之後,結晶體就會在水中出現。這種現象在飲用熱飲料或煮沸過的水中經常發生。
-
4 # 馮
開水裡面有結晶體是因為水中含有礦物質,水燒開後所含礦質附著在容器(如鍋、壺等)內逐漸形成的白色塊狀或粉末狀的物質,也就是水垢。
高溫狀態下,含有微溶於水的硫酸鈣會由於水的蒸發而析出,水中的碳酸根會與鈣、鎂等離子相結合,生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碳酸鎂,也就是水鹼。隨著水分的不斷蒸發、濃縮,水鹼含量不斷增加,以達到飽和後就形成了水垢。
開水中出現結晶體的原因可能有幾種:
1. 礦物質沉澱:開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解性礦物質,如鈣、鎂等。當水被加熱時,溶解度通常會降低,導致其中的礦物質超過了其溶解限度而開始結晶形成固體顆粒。
2. 水垢:某些地區的自來水中可能含有較高的鈣和鎂離子。當這些離子在加熱過程中與碳酸根或硫酸根等陰離子結合時,就會形成水垢。這些水垢可以在開水壺或其他容器內部形成結晶體。
3. 雜質汙染:如果容器內部存在雜質、塵埃或其他不純物質,它們也可能在加熱後形成結晶體。
4. 結冰:如果溫度足夠低,在特定條件下,開水也可以冷卻到冰點以下而形成冰晶。
要避免開水中出現結晶體,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 使用純淨的洗滌劑清洗容器和壺嘴以去除雜質。
- 定期進行脫垢處理,特別是在水質硬度較高的地區。
- 盡量使用過濾或軟化水的設備來減少溶解性礦物質的含量。
- 避免將開水長時間保存在容器中,盡可能及時飲用。
請注意,結晶體出現可能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您對其來源感到擔憂或懷疑其中存在其他問題,請諮詢相關專業人士進行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