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aty1826

    蘭納,是泰國歷史上的一個曾經控制泰北地區的王國。1292年,傣阮族人庸那伽國王孟萊王(KingMengrai)於清邁城建立。1558年,為緬甸東籲王朝所征服。1774年,暹羅又從緬甸手中奪取清邁。1892年,暹羅正式將清邁納入版圖。雖然通常被稱作北部泰族(Northern Thai),但實際上他們的文化和語言與泰國中部的小泰人差異很大。中國元代稱之為八百媳婦國,明代稱為八百,又有八百大甸、小甸之區別,清代常稱之為景邁、整邁。

    孟萊王的母親是西雙版納勐泐統治者的女兒,父親是清盛一帶的統治者。他是雲南西雙版納泰泐族(Tai Lue)的後裔。孟萊王於公元1263年建立瞭如今的現代化城市清萊城(Chiang Rai)[即孟萊王的都城],於公元1292年征服了南奔王國(Lamphun),後來於公元1298年,建立了清邁城(Chiang Mai)。 孟萊王領導蘭納和西雙版納傣族人民抗擊蒙古侵略者,使蘭納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高峰。傣族後人為了紀念他,把一部法典命名為《孟萊法典》,流傳於泰國北部和西雙版納。

    蘭納王國的黃金時期[公元1355年-公元1525年]

    在這個時期,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在蘭納地區傳播,在清萊城發現了玉佛(Emerald Buddha),在清邁城修建了契迪龍寺(Wat Chedi Luang),契迪龍寺(WatChedi Luang),人們征服了帕王國(Phrae)和難王國(Nan),將其併入蘭納王國的版圖,與大城王國(Ayuthaya)交戰,控制了西沙差那萊地區(Si Satchanalai),修建柴尤寺(Wat Ched Yod)。

    1557年11月,緬甸國王勃印曩率領四十七萬軍隊進攻未降服的南撣。次年1月,孟乃土司投降,勃印囊聽取大臣的建議後決定向清邁進軍。3月,緬軍兵臨清邁城下,3日便攻克了清邁,清邁王比亞丹投降。5天后,勃印囊又立比亞丹為清邁王,正式成為緬甸的屬邦。此時孟乃土司又叛,勃印囊遂於4月中,取道清盛、芳縣回國鎮壓孟乃。10月,南掌國王比亞塞錫率軍進攻蘭納,東部的帕城、難城、清盛、清萊、清康紛紛起兵響應。勃印囊派遣大軍協助清邁擊退了南掌人。1563年,緬甸準備大舉伐暹邏。這年10月,清邁與暹國結盟起兵反緬。1564年3月,暹國投降,緬軍於10月伐清邁。11月中,清邁的重臣逃往南掌,清邁王投降。勃印曩將比亞丹扣留,其後出兵南掌,一度攻陷南掌的首都囊漢城(琅勃拉邦)。由於國內俘虜叛亂,勃印曩不得不回國鎮壓起義。1565年5月,勃印囊令清邁群臣宣誓效忠後,立清邁摩訶黛維為女王統治清邁。

    1579年,摩訶黛維去世,清邁群臣將象徵王權的儀仗、騎象獻給勃印囊,勃印曩遂立其子阿瑙亞塔明紹為清邁王,統治蘭納57城之地,是為緬甸王朝之始。

    1580年,緬甸的阿瑙亞塔明紹達到清邁。次年,勃印曩去世,南達勃因成為新的緬甸國王,阿瑙亞塔明紹前往緬甸首都漢達瓦底朝賀,並被任命為主將參與了一次遠征。1584年,阿瓦王叛亂,阿瑙亞塔明紹率兵協助南達勃因鎮壓了這次動亂。此後,清邁多次協助緬甸進攻暹國,但都以失敗告終。1596年,緬甸國中大亂,清邁趁機自立。然而不久暹國征伐清邁,阿瑙亞塔明紹不得不臣服於暹國。1608年,阿瑙亞塔明紹去世,長子杜朗即位,但遭到大臣的反對。清邁貴族們擁立了阿瑙亞塔第二子明耶岱巴為清邁王。1614年,明耶岱巴被大臣廢黜,阿瑙亞塔第三子德多覺即位。此時,緬甸國王阿瑙白龍統一了自1599年以來分裂的緬甸,並向清邁進軍。11月,清邁投降緬軍,阿瑙白龍立阿南侯(難府)為清邁王,緬甸王朝滅亡。

    藩鎮時代(1631-1727)

    1628年,緬甸國中大亂,阿瑙白龍之弟達龍王回國爭位,清邁王趁機攻占芳縣,宣布脫離緬甸。1629年,達龍平定內亂成為新的國王,遂於1630年,征討清邁。1631年,緬軍攻克清邁,立孟昆侯為清邁鎮守,正式將清邁變為藩鎮。1650年,孟昆侯去世,子比亞丹隆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