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3
回覆列表
  • 1 # 愛慕甄甄

    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最後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稱為崩塌。那崩塌形成的堆積地貌是什麼呢?

    ⒈ 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塊、碎屑物或土體堆積在陡崖的坡腳或較開闊的山麓地帶,形成倒石堆。

    ⒉ 倒石堆的形態規模不等。結構鬆散、雜亂、多孔隙、大小混雜無層理

    倒石堆的形態和規模視崩塌陡崖的高度、陡度、坡麓基坡坡度的大小

    與倒石堆的發育程度而不同。基坡陡,在崩塌陡崖下多堆積成錐形倒石堆;基坡緩,多呈較開闊的扇形倒石堆。在深切峽谷區或大斷層下,由於崩塌普遍分布,很多倒石堆彼此相接,沿陡崖坡麓形成帶狀倒石堆。

    由於倒石堆是一種傾卸式的急劇堆積,所以它的結構呈鬆散、雜亂、多孔隙、大小混雜無層理。

    ⒊ 倒石堆發育的三個階段:

    根據崩塌作用的強度以及後期的風化剝蝕,可以把倒石堆劃分為三個發育階段:

    ① 正在發展中的倒石堆:陡峻,新鮮斷裂面,坡度陡。

    ② 趨於穩定的倒石堆:較和緩的輪廓,巖塊風化,呈上陡下緩的凹形坡,表面碎屑有一定固結。

    ③ 穩定的倒石堆:坡面和緩,呈上凹形,結構緊密,部分膠結,生長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