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樂kkop
-
2 # 獵手影視4830
"踏莎而行"是一個四字成語,其中的"踏莎"指的是在草地上行走。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旅行或漫步自然風光,也可以用來比喻行走輕鬆自如,步履安穩。在古代,人們常常在草地上行走,欣賞自然風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因此,"踏莎而行"也常被用來表示追求自由自在,享受生命的意義。
在現代社會,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旅遊、徒步等活動,表達對自然風光的熱愛和探索精神。
-
3 # 溪之喜
踏莎(suō)行:詞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長春”、“踏雪行”、“平陽興”、“踏雲行”、“瀟瀟雨”等。原指春天於郊野踏青。作為詞牌,相傳為北宋寇準(同準)創制。
-
4 # 用戶8519274959737
悲痛離國詩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意思是: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
出自:《春望》
唐代 ·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5 # 用戶3640757824242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 —— 杜甫《春望》
2.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 溫庭筠《送⼈東遊》
3.⽻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西。 —— 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夫出師西征》
4.⽼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 ⾟棄疾《⽊蘭花慢·滁州送範倅》
5.望處⾬收雲斷,憑闌悄悄,⽬送秋光。 —— 柳永《⽟蝴蝶·望處⾬收雲斷》
6.⽉出峨眉照滄海,與⼈萬⾥長相隨。 —— 李⽩《峨眉⼭⽉歌送蜀僧晏⼊中京》
7.⼀⽔護⽥將綠繞,兩⼭排闥送青來。 —— 王安⽯《書湖陰先⽣壁》
8.那信江海餘⽣,南⾏萬⾥,屬扁⾈齊發。 —— 鄧剡《酹江⽉·驛中⾔別友⼈》
9.有情不管別離久。 —— 晏⼏道《秋蕊⾹·池苑清陰欲就》
10.三⽉殘花落更開,⼩簷⽇⽇燕飛來。 —— 王令《送春》
11.側聞陰⼭胡⼉語,西頭熱海⽔如煮。 —— 岑參《熱海⾏送崔侍御還京》
12.嘉陵江曲曲江池,明⽉雖同⼈別離。 —— ⽩居易《江樓⽉》
13.上黨從來天下脊,先⽣元是古之儒。 —— 蘇軾《浣溪沙·送梅庭⽼赴上黨學官》
14.但去莫復問,⽩雲⽆盡時。 —— 王維《送別》
15.天將離恨惱疏狂。 —— 晏⼏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
16.堂堂劍⽓,⽃⽜空認奇傑。 —— 鄧剡《酹江⽉·驛中⾔別友⼈》
17.此中⼀分⼿,相顧憐⽆聲。 —— 盧照鄰《送⼆兄⼊蜀》
18.胡姬招素⼿,延客醉⾦樽。 —— 李⽩《送裴⼗⼋圖南歸嵩⼭⼆⾸》
19.醉別江樓橘柚⾹,江風引⾬⼊⾈涼。 —— 王昌齡《送魏⼆》
20.⼭中相送罷,⽇暮掩柴扉。 —— 王維《送別》
21.回頭煙柳漸重重。 —— 徐昌圖《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
22.青楓颯颯⾬淒淒,秋⾊遙看⼊楚迷。 —— 李攀龍《送明卿之江西》
23.舊事逐寒朝,啼鵑恨未消。 —— 納蘭性德《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
24.⼀⾝從遠使,萬⾥向安西。 —— 岑參《磧西頭送李判官⼊京》
25.盛勳歸舊國,佳句在中華。 —— 溫庭筠《送渤海王⼦歸本國》
26.將軍⾓⼸不得控,都護鐵⾐冷難著。 —— 岑參《⽩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7.馬蹀閼⽒⾎,旗嫋可汗頭。 —— 岳飛《送紫巖張先⽣北伐》
28.忘⾝辭鳳闕,報國取龍庭。 —— 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29.春來未有不陰時。 —— ⾟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吳中》
30.君似孤雲何處歸,我似離群雁。 —— 周紫芝《⼘算⼦·席上送王彥猷》
31.多情卻似總⽆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 杜牧《贈別》
32.狂來輕世界,醉⾥得真如。 —— 錢起《送外甥懷素上⼈歸鄉侍奉》
33.⽇⽉如磨蟻,萬事且浮休。 —— ⾟棄疾《⽔調歌頭·送楊民瞻》
34.蕃漢斷消息,死⽣長別離。 —— 張籍《沒蕃故⼈》
35.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 呂本中《踏莎⾏·雪似梅花》
36.何期⼩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 —— 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37.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 韋應物《賦得暮⾬送李胄》
38.飲散離亭西去,浮⽣長恨飄蓬。 —— 徐昌圖《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
39.⼣陽閒淡秋光⽼,離思滿蘅皋。 —— 柳永《少年遊·參差煙樹灞陵橋》
40.記得武陵相見⽇,六年往事堪驚。 —— 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41.關城樹⾊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 李頎《送魏萬之京》
42.相思⼀夜梅花發。 —— 房舜卿《憶秦娥·與君別》
43.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 韋應物《初發揚⼦寄元⼤校書》
44.才始送春歸,⼜送君歸去。 —— 王觀《⼘算⼦·送鮑浩然之浙東》
45.杖劍對尊酒,恥為遊⼦顏。 —— 陸龜蒙《別離》
46.古宮閒地少,⽔港⼩橋多。 —— 杜荀鶴《送⼈遊吳》
回覆列表
踏莎而行是一個出自古代詩詞的成語,意思是行走在綠茵茵的草地上。它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在自然環境中漫步的場景,傳達了一種舒適、安逸的感覺。此外,這個成語也常被用來形容在困難的環境中堅持前行,表達了一種頑強不屈的精神。踏莎而行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和自由不息追求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