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區塊鏈俱樂部
-
2 # 平常
刎頸之交成語故事指的是廉頗和藺相如。
他們兩人從不兩立的敵人最終成為了互相依靠的好友,所以他們兩人成為了可以刎頸之交的朋友。
-
3 # 智多星001
刎頸之交的故事就是說武將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
當時藺相如受趙王的委託帶和氏璧出使秦國,並將和氏璧完璧歸趙而受趙王受用,廉頗心生嫉妒,多次找藺相如的茬,藺相如以國事為重避免了矛盾,廉頗負荊請罪,兩人後來就成了刎頸之交。
-
4 # 你挑的嘛偶像
伍子胥與孫武刎頸之交是指兩人交情深厚,互相扶持、幫助,並以自己的頭顱為證明當時的誓言。
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伍子胥與孫武因共同的追求和信念結為好友,不懼艱難險阻。
刎頸之交的含義是指兩人在互相信任、扶持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對彼此忠誠的高度信任和承諾。
這個故事也一直被認為是歷史上友誼和忠誠的象徵之一。 -
5 # 小小蘇小打
伍子胥與孫武刎頸之交是一種表達深厚友誼的成語。
其意義是指兩個人之間的友誼非常堅定,到了可以為了對方不惜刎頸的程度。
這個成語起源於戰國時期,伍子胥和孫武是當時著名的將領,兩人在一次夜間相遇後,互相交流之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此後兩人經常互通書信,互相鼓勵,一直相互支持到老年。
由於這個故事具有深刻的人性思考和感人至深的情感表現,以至於這個成語已經成為了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於文學作品和日常生活中。 -
6 # 射洪市十大傑出青年
伍子胥與孫武刎頸之交是指兩位戰國時期著名將領伍子胥和孫武曾經在一次私密會面中,割下自己的頭髮並交換,以展示彼此之間的忠誠和友誼。
這一舉動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流傳至今的愛情、友情傳說之一。 -
7 # 夢欣漫畫解說
伍子胥與孫武刎頸之交意為兩人情義深厚,即使面臨生死危險也不離不棄。
據《史記》記載,伍子胥曾為了幫助孫武脫離齊國的囚禁,不惜冒著被抓捕的危險來到孫武的牢房,並與孫武刎頸而死,以示二人情誼之深。
此事也成為了中華文化中的經典典故之一,被後人廣泛傳頌。 -
8 # 風扇意思
刎頸之交是一個成語,許多人都知道其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刎頸之交伍子胥與孫武原文
原文出處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刎頸之交是一個成語,許多人都知道其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在史記中,司馬遷描述完這個故事後,加了一句話,“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
9 # 用戶3897272751262
伍子胥與孫武刎頸之交是指伍子胥與孫武在戰場上刎頸而死的交情。
根據歷史記載,伍子胥在楚國遭到排擠後投奔吳國,為吳國討伐楚國出了很多力。
而孫武是吳國的將領,兩人在共同作戰的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據說,在一次戰鬥中,兩人被圍攻時,伍子胥為了救孫武,不惜與其一起刎頸而死。
這場“刎頸之交”被後世傳頌,成為一種至交之誼的象徵。 -
10 # 猛逮125
伍子胥與孫武刎頸之交是形容兩個人之間的友誼十分深厚、情同兄弟,甚至可以為對方不顧一切,甚至刎頸而互相表達忠誠和信任。
這個典故源於春秋時期越國將領伍子胥和吳國軍師孫武在作戰期間切斷頸帶,互相交換表示彼此的忠誠和信任。
這個故事歷來被人們傳頌,成為中華文化中的經典友誼典故之一。 -
11 # 分秒必爭小羊36
伍子胥與孫武刎頸之交是指伍子胥和孫武發生了深厚的交情,即相互信任、互相扶持的友誼關系。
"刎頸"即為在一起斬頸相認,表達了兩人對友情的堅定承諾。
在歷史上,伍子胥是越國的重要將領,孫武是吳國的戰略家,兩人原本是敵對關系,但後來經過互相結交和幫助,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他們之間的這種交情不僅是古代兵法中互相借鑑學習的體現,也是中華文化中注重情誼和忠誠的傳統的最好體現。 -
12 # 蓮花自在水中開
伍子胥與孫武刎頸之交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故事。相傳,伍子胥為越國大夫,曾協助吳王夫差攻打越國,但後來因夫差對待不當而離開吳國。此後,伍子胥成為了越國的謀士,他認識了孫武。
據傳,當時孫武身處在越國,正準備寫出《孫子兵法》並尋找合適的機會實踐其理論。于是伍子胥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孫武的兒子,並與孫武結下了“刎頸之交”的關系,意味著無論何時何地兩人都可以互相幫助和信任,甚至可以為彼此付出生命。
後來,吳越之戰爆發,吳國再次進攻越國。在這場戰爭中,伍子胥策劃了一系列反擊行動,並聯合孫武指揮越軍取得了勝利。然而,戰後越國國君卻猜忌伍子胥等人,最終將他們流放到九江。
儘管如此,伍子胥與孫武之間的“刎頸之交”卻成為了歷史的傳說,表現了在亂世中友誼和信任的力量。
-
13 # 幸福的帥牛牛
您好,伍子胥與孫武刎頸之交是指伍子胥和孫武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關系,彼此信任,甚至發生過誓死相助、刎頸之交的情形。這源於兩人都是春秋時期各自國家的名將,曾經共同參加過許多戰爭,戰鬥經歷使得兩人之間建立了非常牢固的情感紐帶。
-
14 # 用戶3573754859550
孫子兵法中記載:孫武(字長卿)與伍子胥是過命的交情。孫武和伍子胥是華夏春秋時期吳國歷史上有名的兩位軍事家,伍子胥原是楚華人,因楚平王殺了他全家因此判岀楚國逃到吳國。孫武是世代的吳華人,孫子兵法的著作者。早年的孫武聲名不顯,獨得伍子胥賞識,七次向吳王闔閭推薦孫武,史稱“七薦孫子”,自此兩人結下深厚情誼。後來孫武不僅助伍子胥攻破楚都報了滅門大仇,更是與伍子胥並肩與吳王夫差相抗,伍子胥並殺,孫武隨後也郁郁而亡。
回覆列表
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記載著秦國的一次大勝利。秦軍攻打楚國的時候,楚國的一位將領虞聃,在與秦軍的戰鬥中,勇猛無比,令秦軍陷入被動。虞聃的英勇表現引起了秦軍的敬畏,秦軍的將領李斯,最終拿出一份利益給虞聃,讓他投降。虞聃接受了李斯的條件,于是他和李斯握手結為血海深仇,也就是“刎頸之交”。
刎頸之交最初指的是一種特殊的投降行為,投降者向勝利者低頭,象徵著他的無奈,也表示了他的忠誠。後來,這個成語開始用來形容一種不可動搖的友誼,表達出雙方間的忠誠和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