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6
回覆列表
  • 1 # zy白樺林

    1、企業經營理念的生態化。

    企業應有理想、有目標、有追求,它不僅僅只是存活,還要活得有質量,有品位、有個性。正確對待和解決成長中的煩惱,引導企業實現有個性的發展。

    2、企業行為的生態化:

    包括資源生態化,研發生態化,產品/服務生態化,生產工藝生態化,營銷生態化;

    3、企業商業模式(贏利模式)生態化:

    企業商業模式不僅僅是生產銷售產品,而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4、企業組織生態化:

    要以顧客為中心架構組織,使內部組織及其員工直接面向市場,與市場接軌,從而構築起內部從研發、採購到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快速反應機制。

    5、企業文化生態化:

    生態企業的文化應該是開放的,競爭的,共生協同的,和諧的。

    6、企業環境生態化:

    企業應該從追求生態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發展內在規律的有機統一,綜合研究、分析、解決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使經濟活動從“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簡單直線型的生產方式,變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無廢棄物”的反饋或循環過程,做到“資源消耗最小化、環境損害最低化、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有機統一。

  • 2 # 白紙一張

    1、要樹立正確的平等觀。人類與自然界不是征服與被征服、索取與被索取的關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諧共存的有機整體。中國傳統文化講的“天人合一”,馬克思說的“自然天生為人,人天生為自然”,閃爍著跨越時空的人類智慧之光,把人與大自然的關系說到了極致。

    2、要樹立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地球只有一個,“資源有限,取之有度”,如果不節約資源,適必有資源枯竭的時候,因此,一定要加強資源的循環利用,著力發展循環經濟。

    3、要樹立節約的消費觀。工業文明時期,人們以為更多的消費就是對經濟發展更大的貢獻,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著名經濟學家布朗認為,“自願地簡化生活或許比其他任何倫理更能協調個人、社會、經濟以及環境的各種需求,可緩和爭奪稀少資源而產生的國際衝突。”

    4、要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要加強植被和水土保護,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發展農村綠色產業和綠色產品,從而始終把綠色、生態、環保理念貫穿到農業發展的全過程;著力發展生態工業。要嚴把市場準入關,堅決控制高能耗、高汙染企業的審批,堅決不搞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項目。

    積極發展生態旅遊業。一定要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旅遊資源,特別要提倡發展農業觀光旅遊,把農業和旅遊業結合起來,發揮旅遊資源的作用,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5、要著力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綠色生活方式包含5個“R”:Reduce-節約資源,減少汙染;Reevaluate-綠色消費,環保選購;Reuse-重複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類,循環回收:Rescue wildlife-救助物種,保護自然。

    崇尚綠色生活方式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營造綠色生活方式的輿論氛圍,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讓人們懂得生態文明、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生活方式的真正含義,引導人們自覺樹立以“綠色、自然、和諧、綠色生活方式的消費習慣;提倡使用清潔能源。

    提倡節約用水和水資源的二次使用;養成日常生活垃圾分揀處理;提倡使用生態建築、生態建材;倡導生態旅遊,使用綠色食品、再循環食品,不食用野生動植物;提倡使用公共交通,騎自行車和徒步等等。只有這樣,才能讓綠色消費、生態消費成為全社會的一種習慣、一種時尚。

    6、要強化環保制度的實施。目前包括生態補償的法律制度、領導幹部環保政績考核制度、國民環境教育制度等等在內的環保制度,已經初步建立,但要真正貫徹落實環保制度,關鍵是要落實好領導幹部環保政績考核制度。

    因為領導幹部環保政績考核制度是通過綠色GDP指標體系來強化官員的正確政績觀,把生態政績作為考察幹部政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中,它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樹立和堅持科學發展觀,不僅關注經濟指標,更要關注社會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

    那種認為多修幾個廣場、多蓋幾幢標誌性建築、抓好城市夜景亮化就是所謂政績的觀念已經過時了。

    強化環保制度的實施,就要求做到:凡是汙染嚴重的落後工藝、技術、設備、產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允許新建;凡是超標或超總量控制指標排汙的工業企業一律停產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任務的地區一律實行“區域限批”;凡是破壞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一律受到嚴懲。

    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擔負著重要責任,應當是生態的代言人、環境的代言人,從而克服單純追求GDP增長的的政績觀,實現“多贏”,真正擔負起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的職能。

  • 3 # 7文武化十7

    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新的價值取向。在經濟發展中,我們比較注重遵循經濟規律,但對自然規律尊重不夠,一些地區不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肆意開發,對自然造成傷害,削弱了可持續發展能力。

    要認識到,人類與自然是平等的,人類不是自然的奴隸,人類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開發自然、利用自然中,人類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人類的行為方式應該符合自然規律。

    我們必須擯棄錯誤的思維方式和做法,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在生產力布局、城鎮化發展、重大項目建設中都要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