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珍珠閃閃811
-
2 # 用戶9429341313611
安全管理中的一個評價指標有「滯後性指標和預先性指標,滯後性指標通常包括事故率、事故數和違規數等。作為企業通常採用的一個安全管理指標,它在一定程度上對於杜絕安全隱患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如果企業在安全管理中過度倚重滯後性指標,其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為了避免被懲罰,作業人員會排斥安全管理,反感安全人員,對安全隱患基本上也會選擇瞞報,而不是積極地去整改。
即便被開出罰單,他們也覺得無所謂,只要沒出事故,公司也不會真拿他們怎麼樣?只要他們堅持不改,公司就會認為應該是小事或沒有事,一旦他們火急火燎地著手去整改了,公司一定懷疑出大事了:沒有大事的話,幹嘛你整改得那麼猴急?
這也是現在企業安全管理的一個通病,過度依賴滯後性指標,結果間接鼓勵了員工為躲避掉懲罰,選擇隱瞞安全隱患和事故。面對這種情形,其實不妨換個思路,變懲罰為獎勵,讓員工變被動參與為主動參與,或許對於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會更有意義。這就涉及到了安全管理中的另一個黃金指標「預先性指標」。
(1)安全檢查表;
(2)事故樹分析;
(3)事件樹分析;
(4)預先危險性分析;
(5)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
(6)ABC分析法(如危險性大、中、小,整改時間長、中、短等);
(7)生物節律;
(8)行為科學與心理學;
(9)人機工程;
(10)信息管理;
(11)PDCA(調整分析→製定目標→實施整改→總結提高);
(12)目標管理;
(13)三級危險點網絡管理;
(14)計算機管理;
(15)電化教學;
(16)安全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