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4
回覆列表
  • 1 # 潘薩斯的雄鷹

    1.午門。故宮的正門叫“午門”,俗稱五鳳樓。東西北三⾯以12⽶⾼的城臺相連,環抱⼀個⽅形⼴場。有1組建築。正中有重樓,是9間⾯寬的⼤殿,重簷廡殿頂,在左右伸出兩闕城牆上,建有聯簷通脊的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的⾓亭,輔翼著正殿。這種形狀的門樓稱為“闕門”,是中國古代⼤門中最⾼級的形式。這組城上的建築,形勢巍峨壯麗,是故宮宮殿群中第⼀⾼峰。午

    2.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故宮"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漢白玉臺基上,臺基四周矗立著雕龍石柱。這是宮殿群中最大的建築。殿高36米,寬63米,面積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兩米高的檯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寶座背後是高雅的屏風,還有瀝粉金漆的龍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富麗堂皇。明清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此舉行。

    3.中和殿,中和殿在太和殿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該殿是一座單簷攢尖頂的方形殿。每邊21米,各三間,走廊列柱20根,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皇帝有事去中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衛等的朝拜,每逢各種大禮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閱覽奏章和祝辭。

    4.保和殿,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之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請王公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間,把三年一次的殿試由太和殿移至這裡舉行。保和殿東西兩側的廡房現改為歷代藝術陳列館,陳列有從原始社會到清代約六千年的中華藝術瑰寶。

    5.乾清宮,乾清宮是內廷正殿,殿中設寶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寢宮及平日處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後搬到養心殿。每年元旦、燈節、端午、中秋、冬至、萬壽等節,按例在此舉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後欞柩停在此殿。

    6.交泰殿,交泰殿在乾清宮後,是明清時為皇后舉辦壽慶的地方。殿內存玉璽25塊;西側陳設乾隆年間造的自鳴鐘;東側為銅壺滴漏,清世祖順治禁止內官干預政事的鐵牌也立於此殿。

    7.坤寧宮,坤寧宮在明朝時是皇后的寢宮,又叫中宮,順治年間仿照瀋陽清寧宮重建,同時將西暖閣改為祭神的場所,經常在此舉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東暖閣則作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帝都在此舉行過大婚。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