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指間的浮夢
-
2 # 中華五千年史
一年級描寫童趣的詩句:
1.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2.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3.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4.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5.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6.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7.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8.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9. 繞池閒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
10.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
3 # 自在達西1K2
1. 有很多描寫童趣的詩句。
2. 這是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們正處於童年的階段,他們天真可愛,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所以詩句中常常描繪他們快樂的遊戲、天真的笑容、無憂無慮的生活等。
3. 例如,“笑聲嘹亮,童趣盎然”、“小手牽小手,快樂無邊”、“童年的天空,灑滿了童趣的Sunny”等等。
這些詩句展現了一年級孩子們的童真和快樂,讓人感受到他們純真的世界。 -
4 # 雲衣
01 清·袁枚《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詩前兩句寫牧童騎著黃牛唱著歌,那歌聲清脆悅耳,響徹山林,響遏行雲;突然間,他想要捕蟬,便跳下牛背,停下歌聲,站立不動。詩到此戛然而止,卻可以想象,牧童正在瞅準時機,打算一擊即中。孩童的活潑與機敏在這一動一靜的書寫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02 清·高鼎《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詩比人出名,說的就是高鼎這首《村居》了。二月春到,風光漸好,草長鶯飛,綠柳低垂。孩子們放學歸來時光還早,趕緊趁著東風將風箏放飛。春天裡鄉村風光的明媚迷人,兒童放風箏的歡欣愉悅,都在高鼎這短短四句中呈現。
-
5 # 山哥的搞笑日常
描寫童真童趣的詩句有:
1、《池上》
唐·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詠鵝》
唐·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3、《幼女詞》
唐·施肩吾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4、《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5、《所見》
清·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7、《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
6 # 星辰一點88
以下是一些描寫童趣的詩句:
-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小兒垂釣》胡令能
-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除夕》王安石
-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勸學》朱熹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涼州詞》王之渙
回覆列表
正確方法如下:
1. 選擇合適的捕蟬杆:選擇細長、輕便、堅固的捕蟬杆,以便能夠輕鬆操作。
2. 準備綁手帶:將綁手帶剪成合適的長度,用手指穿過綁手帶的兩端,並將其固定在捕蟬杆上。
3. 綁手帶的具體步驟:
a. 將綁手帶的中心穿過捕蟬杆上的孔,並將其固定在手掌上。
b. 將綁手帶的兩端分別繞在手腕上,並將其交叉繞在手掌上。
c. 將綁手帶向手心彎曲,並將其固定在捕蟬杆上。
d. 檢查綁手帶是否牢固,如有不牢固的地方需要調整。
4. 操作捕蟬杆:將捕蟬杆的一端放在蟬的下方,然後用手掌將蟬罩住,接著將捕蟬杆的另一端快速拉近。
5. 收獲蟬:當捕蟬杆拉近時,蟬的翅膀會被罩住,無法飛翔。此時,將捕蟬杆的一端固定在樹上,然後取下蟬即可。
注意事項:
1. 在操作捕蟬杆時,需要戴上手套,以免受傷。
2. 在選擇捕蟬杆時,需要選擇適合的長短和大小,以便能夠輕鬆操作。
3. 在綁手帶時,需要確保綁手帶的連接處牢固,以免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