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0
回覆列表
  • 1 # 潘薩斯的雄鷹

    釣鯽魚適合軟硬適中的竿,二八調就行,初春和冬季使用的釣線可以細一些,主線0.4--0.8即可,子線0.3--0.4即可。

    夏秋季,主線0.8--1.2即可子線,0.6--0.8即可。

    餌料春冬季,原則是大腥大香,夏秋季易清淡些。

  • 2 # 珍惜愛呀

    1.用輕便的細竿。釣小鯽魚的魚竿要用比較柔和和輕便的細竿,這類竿柔韌性好,上魚後溜魚過程中動靜小,易操控,竿長不要超過4米5,一般用3米6的就足夠了。

    2.線組的搭配要小、便、靈。小鯽魚吃食動作幅度小,所以要用比較輕的小短尾漂,腦線不超過1.0,子線不超過0.6。同時,鉛墜要輕小,魚鉤用2-3號袖鉤即可。

    3.調位的選擇。小鯽魚特別喜歡生活在水中草叢裡,它們瘦小的個體便於在水草中穿梭覓食或躲藏,因此,釣小鯽魚一定要在水草或蘆葦的根周圍,大約保持20-30cm距離,太近了容易掛到水草莖或葉。如果水草比較密集的水域,在水草中人工開闢出一個一尺大見方的草洞,在其中垂釣,效果尤佳。

    4.小鯽魚吃口輕,所以釣目要調得靈些好,目數要淺水調低,如調四釣二、調三釣一甚至釣平水都可以。

    5.餌料的體積。垂釣小鯽魚可以用蚯蚓或者紅蟲作餌料,如果使用商品餌,可以搓餌,也可以用拉餌,但使用搓餌垂釣時,注意餌團要偏小一點,大小以正好能包住魚鉤不外露為宜,這樣小鯽魚容易吃進去。

    6.小鯽魚一般都是成群結隊地在一起生活,中魚後,要及時將魚拉出釣點的位置再溜魚,最好是不溜魚直接飛上岸,這樣對水中的其他魚群影響較小,垂釣時,不要和釣友大聲說話,保持釣點的安靜。

  • 3 # 珍惜愛呀

    誘餌的選擇。鯽魚比較喜歡吃甜食,所以,誘餌最好是選擇帶有甜香味的。可以選擇植物性的窩料,類似於大米、麩皮之類的,不要用腥香、香腥型餌料,配置餌料的時候,既要有顆粒狀的,又要有粉末狀的窩料,可以讓魚慢慢的啃食,給我們釣魚留下足夠多的時間。

    注意打窩區域。還有就是打窩要選在離岸邊不近又不遠的水域中,如果太靠近岸邊,魚會害怕,但離得太遠垂釣起來比較吃力。最好是選在比你的魚竿短一米左右的地方,比如你的竿是四米長,那麼打窩在三米的地方就可以了。打窩之前,要用長杆對水的深淺做出一個判斷,看哪裡水深,雜物過多的水域,不宜做窩。

    鉤線漂配置。一般來說,野生土鯽重量大多不會超過400g,250g以上相對比較常見,所以主線1.5,子線0.8是最好的,足夠應對夏季大鯽魚,養殖工程鯽、高背鯽除外。而釣大鯽魚的魚鉤,應該選擇3號以上袖鉤,魚漂選擇常見長腳長尾大肚漂,在夏季漂相會比較明顯。

  • 4 # 隨性隨意

    技巧一、餌料加香、加腥

    秋季野釣鯽魚非常有意思,初秋要用素,因為小魚鬧窩非常厲害,用麥粒、玉米做釣餌,都有可能吸引大量的小魚鬧窩。

    仲秋要香多腥少,腥味要略帶一些就可以,主要還是以谷香、酵香為主,但是又不能太過於濃郁。而到了晚秋,也就是寒露一過,小雜魚的活性已經大幅減弱了。

    個頭較大的鯽魚,就開始為過冬做準備,食口會變得非常好,但是,受低溫的影響,食慾足,活性較差,想要刺激鯽魚的活性,餌料就要適當加香,腥味更是要多加一些。

    腥味的添加,可以用紅蟲粉、螺鯉、藍鯽都可以,釣魚王腥香蒸汽膨化餌的效果也不錯。至於香味,可以在添加一些九一八野戰篇就可以了。

    技巧二、小水域多做窩

    水麵小的水域,水體容積小,一旦氣溫下降,水溫下降非常明顯,而水域面積小,水底的水溫變化也比較大,所以寒露過後,個頭略大一些的鯽魚,多會躲藏在深水。

    具體有多深,這很難確定,我們也很難確定哪一種位置離深水的鯽魚群更近,所以我們只能通過打窩來誘聚,除了原本的窩點,可以多打上幾個窩子來確保深水區的鯽魚進窩。

    以釣點為主窩點,前後左右相差1米左右,各打點窩料,不用太多,大拇指頭大小一團就可以了,運氣好,幾分鐘就能進窩,運氣差點,半小時左右也會有發貨。

  • 5 # 酒味繞心

    一是要選好窩點:常言道:“方釣角、長釣腰,回水灣處效果好。盛草邊、深淺交接點,魚能一天釣到晚”。再者,塘邊的突出部或兩塘之間有一個缺口,知道水下有亂石、少量的樹枝、高低不平的地方都是好釣點,布餌後,這些地方會見有魚起絲星。按照上述方法選窩,只要塘中有魚的話,一般都不會放空。當然,布窩點的多少要因塘而宜,一般2至3個為好,如果塘大,一時不好釣的話,可多選幾個,力求選到最佳的釣點。  

    二是誘餌力求經濟管用,但要有針對性,野塘都是以釣鯽魚為主。在混養塘有大魚就用釣大魚誘、釣餌,力求收獲最大化,一旦有大魚進窩,小魚就搶不到上鉤的機會了,釣到大魚後因為遛魚,會將所有小魚都驚跑,甚至報廢這個窩點,可以採取息窩幾十分鐘或續窩、更換窩點等方法再創新戰果。  

    三是掌握提竿時機,有的魚是抬漂,有的魚是黑漂,有的魚是拖漂,每次都不要性急,不要一見漂有沉浮就迫不及待地提竿,一般對抬漂,或是黑漂的情況,不用說,要堅決提竿,但提竿也是要講究技巧,輕輕抖動手腕,提竿繃線,遛魚上手。不能猛烈向上抬竿,因為用力過猛,一是周圍有樹的話會可能拋上樹枝廢了鉤線;二是提竿過猛,會出現釣線離水形成涮水,造成異常的響聲驚跑魚群;三是容易把魚唇繃脫,切忌注意  

    四是釣到大魚時,起竿、遛魚不能蠻幹,要講究技巧。魚上鉤後,為防止其掙扎掉頭向深水逃竄,一是迅速向左或右側橫竿,先穩住魚的第一次奔逃,二是待這一回合以後,要主動地不停地遛魚,提魚頭出水面3—5次(我們稱之為“灌水”)不讓其喘息,直至魚肚朝上,任你擺布時就可用抄網收魚了。(溫馨提示:不要每次都抱著釣大魚的幻想去使用粗線大鉤,要視塘裡的魚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