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8
回覆列表
  • 1 # 用戶4589685779287

    首先,將用來制作紙張的原料(如植物纖維)經過煮沸、搗爛等處理,製成紙漿。

    然後,將紙漿放入大盆或浸泡在水中,加入一些漂白劑。古代常用的漂白劑主要有酒石酸、石灰和硼砂等。這些漂白劑能夠與紙漿中的雜質和色素反應,使其發生化學變化而被去除或減少。

    接著,紙漿會被攪拌均勻,並保持在漂白劑的作用下一段時間。漂白劑會分解和去除雜質、色素等物質,使紙漿變得更加潔白。此過程需要注意控制漂白劑的用量和時間,以避免對紙張造成過度的腐蝕和損壞。

    最後,將漂白後的紙漿進行排水和乾燥等處理,最終得到潔白的紙張。

  • 2 # 用戶9086338993410

    古法造紙的漂白過程主要是通過使用天然的漂白劑來實現的。

    首先,將紙漿放入大鍋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和草木灰,然後用火煮沸。

    接著,將紙漿倒入漂白池中,加入一定量的麻醉水和石灰,攪拌均勻後靜置。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攪拌和靜置,紙漿中的雜質和色素就會被漂白劑分解和吸附,最終得到白色的紙漿。

    這種漂白方法雖然比較原始,但卻非常有效,可以使紙張更加潔白、柔軟和耐久。

  • 3 # 金牛88156

    用硫磺漂白。古代人造紙時,將製造好的溼紙放在硫磺上面,點燃硫磺,用它燃燒的產物二氧化硫將紙燻白。這個做法現在許多不法商人也在使用。

  • 4 # 用戶8024461427517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苧麻。據稱,中國的棉是在東漢初期,與佛教同時由印度傳入,後期用於紡織。當時所用的樹皮主要是檀木和構皮(即楮皮)。

      最遲在公元前2世紀時的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術工藝流程。

  • 5 # 小承說健康

    宣紙的制作工序大致可分為十八道,如果細分,則可超過百道。

    其中有保密工序,不為外人所知。

    伐條宣紙的傳統做法是,將青檀樹的枝條先蒸,再浸泡,然後剝皮,晒乾後,加入石灰與純鹼(或草鹼)再蒸,去其雜質,洗滌後,將其撕成細條,晾在朝陽之地,經過日晒雨淋會變白。然後將細條打漿入膠:把加工後的皮料與草料分別進行打漿,並加入植物膠(如楊桃藤汁)充分攪勻,用竹簾抄成紙,再刷到炕上烤乾、剪裁後整理成張。

    宣紙的每個制作過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講究。如撈紙用的竹簾,就需要用到紋理直,骨節長,質地疏鬆的苦竹。宣紙的選料同樣非常講究。青檀樹皮以兩年以上生的枝條為佳,稻草一般採用砂田里長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長的稻草低)。

  • 6 # 陶艾清

     (1)斬竹漂塘

      當時竹子是造紙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盛產竹子的華南地區,尤其福建,是竹紙的主要產地。造紙的工匠通常在芒種前後上山砍竹(當時的“殺青”就是指砍竹做原料而得名),然後將截斷的竹子在就地開挖的水塘內浸上100天,取出用力捶洗,使青殼和樹皮脫掉,目的是讓竹料軟化。

      19世紀造紙的材料來源由破布轉為木材,因為木材容易取得,成本也較低。但由於木材纖維是由木質素所組成,木質素會氧化,這就是紙張泛黃的原因,這個問題又因造紙過程中添加酸劑而更加嚴重。

      (2)煮木皇足火

      將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個晝夜,經過鹼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質素、樹膠、樹脂等雜質被除去。然後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水塘內漂洗,再放進鍋裡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復進行十幾天。經過反復蒸煮、漂洗的竹料纖維就逐漸分解。

      現代製漿已改用燒鹼替代石灰水。燒鹼鹼性較強,能使木材纖維迅速分解。另外還添加氯,以去除木漿裡的雜質,目的是用來漂白,但排放的廢水便含有機氯,而有機氯對生態環境傷害極大。目前現代大型的造紙企業已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清除毒素,並研究新的漂白法,如以二氧化氯取代以降低有機氯的生成。

      (3)蕩料入簾

      取出煮爛的原料放在石臼裡用力舂成泥面狀,搗爛後的原料用適量的水調配,使纖維徹底分離並浸透水分,成為紙纖維的懸浮液,再傾倒入紙槽裡面。然後用細竹簾在紙漿中濾取,紙纖維留在竹簾上形成一層涇紙膜。

      這道工序在造紙過程中是最費力的,抄紙的工匠站在紙槽旁重複著舀水、抬起竹簾。另外,撈紙時還得靠經驗,抄得輕紙會太薄,抄得重紙又會太厚,完全憑工匠的手法。

      (4)覆簾壓紙

      把撈過紙漿的竹簾倒鋪在壓榨板上,然後移開竹簾,這層涇紙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疊起一層層的紙頁,再以重物擠壓,排出涇紙頁中的水分。重物擠壓之下紙膜也慢慢成形,成為一張張四四方方的紙張,每日每個工匠只能做300到500張紙。

      (5)透火焙乾

      用兩道土磚砌成磚牆的夾巷來焙乾紙張,焙紙時先在夾巷內生火,由於磚塊夾巷之間有空隙能讓熱氣透出,因此用輕細的銅鑷將一張張溼紙攤在牆上,從空隙中散發的熱氣使紙張慢慢乾燥,乾透後揭起來就是一張可使用的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