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利民7120
-
2 # 用戶774056550451
"奴才"和“臣”的 差別還是很大的。這表示著是身份上的高低貴賤。我們大多數人聽到這兩個稱呼,肯定會認為“臣”的身份要比“奴才”的身份高貴,因為我們一想到“奴”就會想到奴隸,奴隸的身份在古代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身份都是很低的。但是,這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在清朝時期,“奴才”的身份可要比“臣”的身份高。在清朝皇宮中,“奴才”這個稱呼只能是滿族的大臣或者加入滿族籍貫的漢人才有資格稱自己為“奴才”。漢人是不允許使用這兩個字的,不論你的官有多大,都不能稱臣。雖然說“奴才”這個稱呼比較低下,但這在當時可是身份的象徵,象徵自己是滿族人,與皇室是一家人。說白了,就是區別對待漢人與自家人。後來,在乾隆時期發生了一起作弊案件,之後便有兩位官員向乾隆舉報,這兩人一個是漢人,一個是滿人。他們兩共同上奏一份奏章,結尾的時候寫的是奴才某某、某某。乾隆看了大為惱火,認為漢人冒犯“奴才”兩字。于是下令以後不論滿人還是漢人,都只能用“臣”。乾隆寧願讓滿人降下身份,也不願漢人的身份提高。清朝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在滿人內部身份有著等級差別,採用不同的稱呼也是深受他們原來文化的影響,但這麼做也是為了打壓漢人,從而達到鞏固統治的作用。
清朝奴才和臣的區別是使用標準不同、疏密關系不同、使用環境不同。
1、使用標準不同。
奴才這兩個字只有是滿族的大臣,或者是加入滿籍的漢人大臣才能夠使用,不然漢人大臣是不能使用奴才這兩個字。漢人大臣在奏摺裡面就要自稱為臣,如果在奏摺裡面書寫錯誤,那麼便是要受到懲罰的。
2、疏密關系不同。
奴才這兩個字的字面意思有點差,實際上要比臣高貴無比。因為這種稱謂只有自家人才能夠稱呼,漢人官職做的再大,也無法使用奴才這兩個字,他們始終無法融入到統治階層中。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滿清統治者對漢人非常提防,只把滿人當做自家人,于是奴才這種包含自家人意思的詞禁止漢人使用,意思就是漢人只能做滿清皇帝的臣,進入不了滿清皇帝的一家人行列。
3、使用環境不同。
到了乾隆時期,奴才和臣的稱呼才正式形成定例,滿人文臣朝見皇帝時,如果是公事要自稱臣,如果是私事,則稱奴才;漢人文臣朝見皇帝時,不論公事還是私事,一律自稱臣;如果是武將,不管是滿人還是漢人,都要自稱奴才,這項制度一直持續到清朝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