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1243773885267
-
2 # 喝你妹啊
中國
中國早於周朝就已有吃生魚片(魚膾)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
出土青銅器“兮甲盤”的銘文記載,當年周師於彭衙(今陜西白水縣之內)迎擊獫狁,凱旋而歸。大將尹吉甫私宴張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燒甲魚加生鯉魚片。
《詩經。小雅。六月》記載了這件事:“飲御諸友,炮鱉膾鯉”,“膾鯉”就是生鯉魚。
《禮記》又有:“膾,春用蔥,秋用芥”,《論語》中又有對膾等食品“不得其醬不食”的記述,故先秦之時的生魚膾當用加蔥、芥的醬來調味。
《孟子。盡心下》亦有提及膾。曾晰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
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這亦是成語“膾炙人口”的由來,原意是指膾炙的美味,後來指作品受歡迎和為人熟悉。
唐是食用生魚片的高峰期,有不少詩詞反映魚膾的流行程度。
生魚片不但是宮廷中常見的食品,也是平民的日常菜餚,甚至出遊時也會就地取材。生魚片亦是於唐代傳至日本。
-
3 # 風知道她來過
刺身。相傳日本北海道漁民在供應生魚片時,由於去皮後的魚片不易辨清種類,故經常會取一些魚皮,再用竹籤刺在魚片上,以方便大家識別。因此生魚片便有了「刺し身」這種叫法。
-
4 # 用戶7058361815382
在中國古代又記為魚膾,膾或鱠。
中國最早的關於吃生魚片的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飲御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這其中“膾鯉”即生鯉魚片。後來春秋《論語》、戰國《孟子》都有過關於“膾”的記載。
經秦漢魏晉的延續,到了唐代,魚生正式打響了名聲,甚至在不少詩詞中都有它的留影,如:李白《擬古十二首》言“吹簫舞綵鳳,酌醴鱠神魚”;杜甫《夜二首》中的“暫憶江東鱠,兼懷雪下船”;白居易《輕肥》則提及“膾切天池鱗”等等。
-
5 # 創意石榴2L8
刺身
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美食,它是將魚類似成片,蘸料生吃的一種料理形式。而將生魚片稱為刺身,則是由北海道漁民的日常習慣而來。
日本的北海道區域盛產多種美味生鮮,生魚片的種類尤其豐富,但是在製作成為生魚片後,魚肉的品種往往變得很難分辨。因此,負責供應魚肉的北海道漁民便取出一小片身上的皮,用竹籤刺在生魚片上,方便食用者分辨其種類。這樣不僅能讓食客更快速的分清食材,也提昇了漁民的工作效率。儘管現在已經不再使用這樣原始的方法進行食材區分,但“刺身”這一別稱由此流傳了下來。
現在,刺身早已不僅是生魚片的稱呼。貝類、牛肉也成了這種料理方式的主要食材。刺身不只流行於日本,而成為在全球都很受歡迎的飲食風格。
-
6 # 杜鵑花融化了一個他
生魚片又稱魚生,古稱魚膾、膾或鱠,是以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食用的食物總稱。總常見的三文魚就是生魚片。
-
7 # 範範912
又稱魚生,魚膾、膾或鱠,刺身。生魚片制作簡單,食用可口,營養豐富。但同時也從兩個方面來權衡利弊:從營養學角度說,生魚片沒有經過傳統的炒、炸、蒸等烹飪方法,因此營養物質完全沒有流失,是一道極富營養的菜餚。中國食魚生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歷經眾多朝代,數度興盛,形成了豐富的魚生飲食文化。
-
8 # nl小天
另一種叫法是"刺身"(Cìshēn)。"刺身"是日本料理中的一種常見菜餚,指的是用新鮮生魚片切成薄片,通常搭配醬油、芥末和其他調味料食用。在日本料理中,"刺身"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菜餚,也是壽司店和日本料理店的招牌菜之一。除了生魚片外,刺身還可以使用其他海鮮如光明石蟹、鮑魚等制作。
-
9 # 牽掛你的人1545
生魚片通常也被稱為刺身,是日本傳統的美食之一。刺身是一道生魚料理,通常使用新鮮的生魚(如金槍魚、鯖魚、鯛魚、秋刀魚、鱸魚等)去皮去骨,切成一口大小的薄片,並搭配配菜或醬料一起食用。在日本料理中,刺身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菜品,它代表了日本料理的精髓和獨特之處。
除了刺身以外,生魚片在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如台灣、香港等地,生魚片也被稱為魚生或生魚肉。在南韓,生魚片則被稱為회(hui),配料和做法有所不同。在中國大陸,生魚片也有人稱為“生魚片刺身”。
回覆列表
生魚片最早起源於日本,是日本料理中的一種傳統菜餚。在日本,生魚片通常被稱為“刺身”(Sashimi),是將新鮮的生魚肉切成薄片,配以芥末、醬油等調味品食用的一種美食。生魚片在日本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道菜餚,被認為是一種高雅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