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寧靜的鉛筆
-
2 # 那拉提的風聲
蘇聯工業化的影響就是使蘇聯從一個農業國家轉變成一個工業國家。蘇聯的工業化的目的是為了應付險惡的國際環境,優先發展重型工業,保證了強大的軍事和經濟潛力。
在接下來的衛國戰爭中為戰爭勝利提供充足的後勤和物資的保證。在戰後使蘇聯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
3 # 李62354301
蘇聯工業化是指1920年代到1940年代期間,蘇聯加速工業發展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重工業、農業機械化和電氣化等多個領域的發展。蘇聯工業化在加強工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面臨著生態環境破壞和經濟副作用等問題。
蘇聯的工業化過程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新經濟政策時期(1921-1928年)。這一時期,蘇聯實行新經濟政策,實行市場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恢復了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並採取了一定的私有制措施,解決了戰爭和內戰帶來的經濟混亂。這一時期蘇聯的工業化取得了初步發展,重工業產值年增長率達10.9%。
第二階段:第一五年計劃時期(1928-1932年)。這是蘇聯工業化的高速發展時期。斯大林提出“現代化建設=工業化+集體化”,並實行激進的集體化運動。在第一五年計劃中,重工業投資佔總投資的70%以上,重工業產值年增長達19%。這一時期建立了200多個重要工業項目,初步建成了獨立的工業體系,打下了蘇聯工業化的基礎。
蘇聯工業化的主要特徵有:
1. 以重工業為主。發展重工業是蘇聯工業化的中心任務,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90%以上。
2. 計劃經濟為主。實行由國家控制和計劃的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
3. 高速發展。蘇聯工業化進程極其迅速,重工業產值年增長率達兩位數,創造了經濟奇跡。
4. 高度集中的體製。實行"一級指揮,絕對命令"的體製,資源全面控制在計委手中。
5. 強調技術進步。大力發展科技事業,培養工程技術人才,促進工業技術革新。
6. 以煤鋼機電為支柱。重點發展煤炭、鋼鐵、機械、電力等基礎工業部門。
7. 基於國防需求。蘇聯的工業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務於國防軍事目的,重視發展軍工工業。
綜上,蘇聯的工業化是在計劃經濟體製下,以重工業為主,高速發展的過程。它深刻改變了蘇聯的產業結構和經濟面貌,使蘇聯迅速成為工業強國,為其後30年的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