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里巖水庫
四里巖水庫位於武安市城西北活水村附近,子牙河系北洺河上游,口上水庫下游7公里處,控制流域面積214.73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飲水、城鎮工業供水、養魚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總庫容1144萬立方米,興利庫容945萬立方米,水庫大壩為III級永久性水工建築物,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0年一遇。
水庫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洩洪洞、灌溉發電洞等。大壩為漿砌石重力壩,壩頂全長500米,最大壩高45.6米,河床面以上高25.6米。非溢流壩段長431米,溢流壩段長69米,溢流壩段佈設在左側,最大洩量2372立方米/秒,溢流壩右側設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洩洪排砂洞1孔,最大洩量118立方米/秒。在洩洪洞和溢流壩下設有消能集水池及洩洪河槽,河槽兩側擋牆為漿砌石。大壩左右兩側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灌溉發電洞各1孔,分別控制南北灌溉渠道的放水灌溉和發電,正常輸水能力為6立方米/秒,右岸洞出口已建成裝機容量750千瓦的水電站1處。壩體內設有長485米的觀察廊道。
1977年11月開工,至1980年完成大壩帷幕灌漿孔128個,進尺7389米;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完成9個,進尺530米,及部分固結灌漿任務。1984年完成了壩後式水電站建設和大壩左側觀察廊道施工。
1987年,按照中型水庫規模進行工程建設,1991年年底竣工,投資2482.15萬元,用工511.0萬工日,完成工程量83.66萬立方米,水泥45774噸,鋼材1013.5噸,木材1430立方米,炸藥172.5噸。
水庫建成後,由於其獨特的工程位置和自然條件,充分發揮了其防洪、緩洪、削峰的功能,大大減少了北洺河上游洪水災害,同時攔洪蓄水,與口上水庫統一調度水量,成為武安市西部山區一處珍貴的水源地。不僅灌溉4萬至10萬畝農田,而且引水入城管道工程將清潔了天然淨水引入武安城區,解決城鎮居民生活用水,沿線又解決了山區缺水農村人畜飲水困難。而且兼顧發電、養魚、旅遊等,效益十分明顯。
自雲水庫、趙家水庫、坎上水庫等。
白雲洞水庫與後兩者有所不同,因為前面兩座水庫都是以大壩附近村莊的名字命名,而白雲洞水庫的名字則是來自一座山洞。
四里巖水庫
四里巖水庫位於武安市城西北活水村附近,子牙河系北洺河上游,口上水庫下游7公里處,控制流域面積214.73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飲水、城鎮工業供水、養魚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總庫容1144萬立方米,興利庫容945萬立方米,水庫大壩為III級永久性水工建築物,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0年一遇。
水庫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洩洪洞、灌溉發電洞等。大壩為漿砌石重力壩,壩頂全長500米,最大壩高45.6米,河床面以上高25.6米。非溢流壩段長431米,溢流壩段長69米,溢流壩段佈設在左側,最大洩量2372立方米/秒,溢流壩右側設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洩洪排砂洞1孔,最大洩量118立方米/秒。在洩洪洞和溢流壩下設有消能集水池及洩洪河槽,河槽兩側擋牆為漿砌石。大壩左右兩側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灌溉發電洞各1孔,分別控制南北灌溉渠道的放水灌溉和發電,正常輸水能力為6立方米/秒,右岸洞出口已建成裝機容量750千瓦的水電站1處。壩體內設有長485米的觀察廊道。
1977年11月開工,至1980年完成大壩帷幕灌漿孔128個,進尺7389米;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完成9個,進尺530米,及部分固結灌漿任務。1984年完成了壩後式水電站建設和大壩左側觀察廊道施工。
1987年,按照中型水庫規模進行工程建設,1991年年底竣工,投資2482.15萬元,用工511.0萬工日,完成工程量83.66萬立方米,水泥45774噸,鋼材1013.5噸,木材1430立方米,炸藥172.5噸。
水庫建成後,由於其獨特的工程位置和自然條件,充分發揮了其防洪、緩洪、削峰的功能,大大減少了北洺河上游洪水災害,同時攔洪蓄水,與口上水庫統一調度水量,成為武安市西部山區一處珍貴的水源地。不僅灌溉4萬至10萬畝農田,而且引水入城管道工程將清潔了天然淨水引入武安城區,解決城鎮居民生活用水,沿線又解決了山區缺水農村人畜飲水困難。而且兼顧發電、養魚、旅遊等,效益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