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回覆列表
  • 1 # laiyikes

    1、選的米不對或質量不好。不同種類的米,做出來的粽子的黏性會有所不同。如果做粽子所用的米不是糯米,或者是質量不好的糯米,其黏性自然不怎麼好。所以,在做粽子選擇米的時候,盡量選擇黏性較好的糯米。

    2、糯米的浸泡時間不足。做粽子所需要的糯米,在做之前需要浸泡一段時間。糯米在浸泡的時間裡,可以吸收過量的水分,從而可以使糯米細胞破裂,使糯米的黏性成分被釋放出來,當黏性釋放的比較徹底的話,做出來的粽子米才會體現其黏性。但是,如果糯米在水中浸泡的時間太短的話,就不容易使糯米細胞吸收到足夠的水分,其黏性就會比較差。

    3、粽子包得不緊實。我們所做的粽子,裡面是糯米,而糯米是用葉子包裹起來的。可是,當粽子包裹的不緊的話,在煮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將其煮散,從而就容易使其失去一定的黏性,使其黏性不好了。所以,在包粽子的時候,盡可能地把餡料塞緊實,以及將其捆繩紮緊扎牢,使糯米可以緊緊的黏在一起。

    4、煮的火候不夠。煮糯米是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的,可如果在煮粽子的時候,火候不夠,或者是煮的時間太短的話,就不容易完全的將糯米煮熟、煮透,因此也難以將其黏性完全的展現出來。所以,在煮粽子的時候,要將火候掌握好,並且煮的時間要久點,建議一般不得少於3小時。

    5、煮熟的粽子在涼水裡存放了。煮好的粽子需要放在水中浸泡的,但是卻不是直接將粽子放於冷水中浸泡。在粽子煮熟後,並不要急著將其從鍋中拿出來,將其繼續留在鍋中浸泡。這樣可以使粽子的口感更加的香甜,軟糯,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