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鰭馬面魨
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又叫馬面魚,潮汕俗名:迪仔、剔皮魚在上海和閩浙一帶稱橡皮魚,在北方稱豬油、皮匠魚、麵包魚、燒燒角。
皮魚是一種外海暖溫性底層魚類,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南、黃、渤海,北韓和日本,也見於南非。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以中國東海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中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
形態特徵
背鰭Ⅱ,37—39;臀鰭34—36;胸鰭15—16;尾鰭12。體長為體高2.1—2.6倍,為頭長3.2—3.5倍;頭長為吻長1.2—1.4倍,為眼徑3.7—5.7倍。體長橢圓形,側扁。頭側視三角形。吻尖突。口小,前位;頜齒門齒狀。鱗細小,鱗面有許多桿狀細棘,排成2—3行。背鰭2個,第一背鰭始於眼後緣上方,尾鰭圓形。體藍灰色,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綠色,體具不規則暗色斑紋。體長可達280mm左右。
綠鰭馬面魨
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又叫馬面魚,潮汕俗名:迪仔、剔皮魚在上海和閩浙一帶稱橡皮魚,在北方稱豬油、皮匠魚、麵包魚、燒燒角。
皮魚是一種外海暖溫性底層魚類,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南、黃、渤海,北韓和日本,也見於南非。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以中國東海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中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
形態特徵
背鰭Ⅱ,37—39;臀鰭34—36;胸鰭15—16;尾鰭12。體長為體高2.1—2.6倍,為頭長3.2—3.5倍;頭長為吻長1.2—1.4倍,為眼徑3.7—5.7倍。體長橢圓形,側扁。頭側視三角形。吻尖突。口小,前位;頜齒門齒狀。鱗細小,鱗面有許多桿狀細棘,排成2—3行。背鰭2個,第一背鰭始於眼後緣上方,尾鰭圓形。體藍灰色,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綠色,體具不規則暗色斑紋。體長可達280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