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106887298314

    養魚人都知道,養魚過程中鹽對於魚病的治療和預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於是乎鹽就成了萬能的救世主,或是用病無病都用鹽,或是一時探不清病因也用鹽。鹽在治療和預防魚的疾病時到底能起多大作用?是不是用了就沒錯?以下是本人在網上搜集到的用鹽的相關資料,與各位同仁分享交流, 有不對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正。

    鹽,呈白色結晶粉末或塊粒狀,無臭,味鹹,在水中易溶解,學名為氯化鈉。鹽除了人可以食用外,還是防治魚病的一種廉價良藥。一般而言,魚若生病,先檢查水質無誤,再加點粗鹽是有幫助的,更甚至於初期的立鱗病、初期的魚眼白霧或皮膚病等等常見之疾病,下粗鹽通常能好轉,比起下黃粉更讓人安心許多,甚至於一些奇奇怪怪的病下粗鹽亦能莫名其妙的好了,這種例子也是有的。更何況粗鹽非藥物,沒有用抗生素的後遺症,是養魚人家必備之良藥。

    在魚缸中添加鹽,必須是粗鹽,而非一般家用的食鹽,原因是一般家用鹽是經過處理過的,據說是沒有任何養分,而粗鹽則是未經過處理的鹽,內涵許多豐富的微量元素,是魚體內代謝作用的輔助因子,具有穩定神經的作用。食用鹽也就是所說的精鹽,主要是加碘的食鹽,據說碘對魚類的呼吸系統有損害。但對於去除碘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學過化學就知道:碘化物性質極不穩定,容易分解、揮發而失效。所以要使碘失效方法很多:日光暴曬、吸水後風乾、通風、高溫爆炒等等,只要能想到折磨的辦法統統用上,碘想留住都難。現在市場上還有許多強化鹽,號稱添加了人體每日必需的如鋅、硒、鈣、鉀、鐵、鎂、核黃素等各種營養元素,但我還是不建議使用這種強化鹽,因為各種強化素的酸鹼性、溶解性都不一樣,添加到食用鹽中,會對食用鹽的酸鹼性及溶解度造成很大的影響。普通食用鹽的pH值一般在5-6的範圍內,呈弱酸性,易溶於水而有些營養強化鹽,由於加入了營養強化素,其pH值會上升到12,呈現強鹼性,對魚只損害極大。還有一種很便宜的工業鹽,即大粒鹽,也被稱作原鹽,在鹽池露天結晶而成。由於被用於工業,沒有經過任何加工,氯化鈉的含量比較低,其他的都是雜質,這些雜質通常由硫酸鈉、重金屬,有毒物,礦物(指礦鹽)等組成,其毒性很強,人類誤食後都能慢性中毒,不用說魚類了,所以不建議使用。

    魚缸加鹽主要有5大功效:

    1.消毒殺菌:鹽本身應該是沒有殺菌的功能的,但鹽的含量能改變水中生物的滲透作用,添加粗鹽至淡水中,細菌體內的水分將滲透至體外,而造成細菌脫水而死,因此就達到了殺菌的功能,主要是對魚體表的的細菌、車輪蟲、斜管蟲等進行消毒。但不是每種細菌都怕,有些細菌根本無關緊要,例如,對水質有重大貢獻的硝化細菌對鹽分就有極高的適用能力,另外,若是長時間讓水族箱維持在較高濃度的含鹽量,不排除有些病菌能漸漸的適應,此時下粗鹽就是反效果了,因此,平常應在水族箱維持較低的含鹽量是對的,甚至只要換水時,隨手一把就足夠了。粗鹽能使一部分細菌無法立即調節滲透壓而死掉,那水中的寄生蟲呢?事實上,寄生蟲的身體構造是比細菌複雜許多了,粗鹽對它們,效果就算是有,也很薄弱,而且它們也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調整,但是若是要對付水族箱常見的白蟲,還是有卓用的效果的。

    2.輔助藥物的治療:魚類對鹽度的緩慢孌化,表現出很大的忍耐性。這一點在魚病防治上利用較多。鹽能促進魚皮膚對藥物的吸收,達到增強藥物的療效。魚的表面有一層自己生成的保護層,它能有效的保護魚身體免於病毒細菌的侵害,但當著魚病了需要用藥時,這層保護膜也起到了阻礙藥物發揮或者說降低了療效, 所以一般治療魚的皮膚病用藥時,也是配合藥物往水裡撒點鹽。魚的表面保護層也有好多細菌寄生在上面,所以提倡隔段時間用鹽洗一下魚體,那層保護膜和病菌一起被洗掉了。

    3.是平衡滲透壓:魚體內外的含鹽量是不同的,有一定的滲透壓,因此通過加鹽可以補充因傷口而流失的一部分鹽分,或因魚只新到一個地方後對水質的不適應進行緩解,也就是調節滲透壓。含鹽較低的水會往含鹽量較高的水滲透,這就是滲透作用,將這個理論用在魚的身上,淡水魚體內的含鹽量比淡水多,因此水會往魚體進行滲透,淡水會一直進入魚體中,因此淡水魚是不需要喝水的,不但如此,淡水魚更會拼命的將滲入體內的水藉由鰓或尿液排洩出去,其魚鰓有特殊的細胞能主動將鹽分保留住,否則滲入的水將沖淡體內的鹽,將造成缺鹽。下粗鹽,能讓淡水中的鹽分增加,如此淡水魚的滲透作用就能稍稍降低,魚的壓力就可減輕,若是真的得到不治之症,至少死的較輕鬆一點。生活在軟水的魚不能立即放入硬度過高的水中,淡水魚雖然能適應較惡劣的環境,但身體的滲透作用是需要一點時間來調整的,請務必在放魚時做好過水的工作!

    4.淨化水體:食鹽在其中的作用機理是增加水中的離子濃度,使懸浮的有機微粒及膠體成絮狀物而沉降到池底,既減少溶氧消耗,又淨化了水體。

    5.刺激食慾,促進生長:在魚類生理過程中,NaCL作為無機鹽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Na+對維持機體滲透壓、水體平衡以及酸鹼平衡等至關重要,Na+還能維持和提高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而CL-是胃液中鹽酸的組成部分,鹽酸的作用在於它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給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環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有助於消化。在淡水中的溶解鹽分主要是由碳酸氫鹽類組成,成分有鈣、鎂。鈣和磷等是構成魚類骨骼的主要物質,體內99%的鈣,80%的磷在骨骼上,也是其它水生生物必需的元素之一。一般營養鹽類較多的水,有利於魚類餌料生物的繁殖,因此對魚類生長有利。

    雖然加鹽有以上的五大功效,但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還是 應對加鹽慎重對待。鹽不是萬能藥,有時也會起反作用。

    某些魚病撒了鹽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比如說水黴病,此時你若在水裡撒了鹽,不一會就能看到魚身上的一層棉狀的毛逐漸的就退下來了,實際上是連同魚體的表面的膜一起掉下來的,此時你若是不換新水的話沒幾天那病就又復發了這說明鹽就根本沒把那病菌殺死,只不過是把病菌從魚身上連同魚的保護膜一道給侵蝕下來了。在就是用不好鹽會起反作用. 比如魚缸裡有小瓜蟲孢子時,魚就有可能得白點病,但是抵抗力強的魚就不一定得,如此時你用了鹽不但那長了病的魚沒治好, 就連那好魚也很快就長了此病了。道理很簡單鹽把它們身上的保護膜給去除了,那病也就趁虛而入了。基於以上觀點本人認為用鹽時還是要三思而行的,加鹽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影響著有益菌,容易使魚只皮膚失去保護層,進而受到病菌侵入,魚長期生活在鹽份濃度高的水體中,易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從而降低對水質變化的適應能力。預防性的用鹽,等用完了後最好是換乾淨的新水,避免細菌再次的侵入。

    某些金屬鹽類,對魚類有明顯的影響,如鹽中的鐵離子,如升至0.2mg/L時,則氣體代謝降低,生長緩慢。鹽中的一些金屬類達到一定的含量時,就對魚類有毒害作用,會導致魚重金屬中毒。

    各種魚類能夠在不同的鹽度範圍內,但是如果超越其能忍受的範圍則導致魚體的機能失調,而影響生存。魚類對滲透壓調節的適應是階段性的、逐漸變化的過程。如將魚從淡水直接移入高濃度鹽水中,將造成魚體嚴重的脫水現象,體重一天可減輕10%,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按魚類耐受鹽度變化適應的能力的大小,可將魚類分為廣鹽性和狹鹽性兩種。錦鯉屬於狹鹽性魚類,經不起鹽度的突然變化,鹽度變化可致其死亡。

    加鹽量的問題。通常飼養錦鯉的水含鹽量千分之五以內是合理且無害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魚缸有一千公升的水量,粗鹽可以下到五公斤左右,如有必要(治病時)最多能夠下到百分之一,但要記得,是有必要才如此,平常只須維持千分之五以下或根本無須下粗鹽。平時在換水時,隨手一把粗鹽(隨意就可,不要過量,除非你的手掌很大),就能補充水中微量元素,是讓魚健康生長的一個好方法!我們提倡嚴格按照有關帖子上講的百分之幾的比例來加鹽。因為加少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加多了又會引起一些水分流失而使鹽分往血液內滲透導致脫水。具體而言,主要由以下幾種用法:

    1.新魚入缸前,用2.5%鹽水浸洗10~15分鐘或用5%鹽水浸洗魚體5分鐘對魚體進行消毒,以防止將病原體帶入缸中,同時還可增強魚的抗病能力,提高魚的成活率。

    2.用2%的鹽與3%的小蘇打混合液浸洗病魚10分鐘,可治療松鱗病、膚黴病。

    3.用2%鹽水溶液浸洗魚體10~20分鐘,可防治紅線蟲病。

    4.用1%~2%的鹽水浸洗病魚2~8,分鐘可防治車輪蟲病。

    5.用3%~4%鹽水浸洗病魚5分鐘,可治療魚的水黴病、爛鰓病、赤皮病(濃度可視魚的體質、水溫等適當增減)。

    6.用2.5%鹽水浸洗病魚20分鐘,可治療魚的口絲蟲病。

    用2%鹽水浸洗魚體5分鐘,可治療魚的斜管蟲病。

    7.用3%鹽水或用2%鹽水與3%小蘇打混合液給病魚浸洗10~15分鐘,可防治魚的豎鱗病。

    8.用7%鹽水浸洗(水溫15℃以上)5~10分鐘,可治療水黴病。

    9.用5%鹽溶液浸洗魚體5分鐘,可防治指環蟲病。

    10.用3%鹽水浸洗病魚10~20分鐘或用2%鹽水洗浴病魚30分鐘,可治療鯉嗜子宮線蟲病。

    11.用3%鹽水浸洗魚體2分鐘左右,可防治白頭、白咀病。

    12.用2%~4%鹽水浸洗魚體4~5分鐘,可防治水黴、車輪蟲等引起的皮膚病、鰓病等。

    13.用2.5%食鹽水浸洗15~20分鐘,可防治赤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