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8825873106324
-
2 # 心蕊
這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中的一句詩,意思是“何必要達到鳥兒和鳳凰的境界才感到無比欣喜呢?”這句詩表達了“順其自然”的思想,即不用過於強求、追求完美,要學會享受生活中簡單但美好的事物。
這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中的一句詩,意思是“何必要達到鳥兒和鳳凰的境界才感到無比欣喜呢?”這句詩表達了“順其自然”的思想,即不用過於強求、追求完美,要學會享受生活中簡單但美好的事物。
意思是
“莫倚善題《鸚鵡賦》,何須不著鵕鸃冠。”這兩句是以禰衡的故事,勸杜甫不要單純以文才自恃,應該走做官的道路,力求充當侍奉皇帝左右的近臣,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杜甫居成都期間,嚴武曾數度勸其出仕,杜甫婉言謝絕。後來,因感其誠意,友情難卻,入嚴武幕府。詩句用典寓理,情真意摯,見其對杜甫才能之稱許及友情之深厚。
出自嚴武《寄題杜拾遺錦江野亭》
漫向江頭把釣竿,懶眠沙草愛風湍。
莫倚善題《鸚鵡賦》,何須不著鵕鸃冠。
腹中書籍幽時曬,時後醫方靜處看。
興發會能馳駿馬,終當直到使君灘。
①鸚鵡賦:漢末詞賦家禰衡,文思敏捷,曾即席作《鸚鵡賦》,一揮而就。後常用禰衡作《鸚鵡賦》比喻文士富於才華。(事見《後漢書·禰衡傳》)
②鵔鸃冠:鵔鸃,鳥名,即錦雞。以錦雞之毛羽飾冠,漢以後為皇帝的近臣所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