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同盟國。
同盟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四國組成的軍事同盟。它與以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意大利、美國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對立雙方。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雖然一開始是同盟國國家,但在戰爭爆發後快一年的1915年4月時,突然倒戈,和協約國簽訂了《倫敦條約》並對奧匈帝國宣戰。
軸心國(Axis power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法西斯國家聯盟,領導者是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和日本帝國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占領國。 名稱源於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在與納粹德國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後不久對此評價的一次演說:“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因柏林和羅馬在同一經度線上,因此,後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稱為“軸心”,參加國稱為“軸心國”。
法國是同盟國,軸心國是小日本德國還有個大坑意大利。
法國是同盟國。
同盟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四國組成的軍事同盟。它與以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意大利、美國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對立雙方。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雖然一開始是同盟國國家,但在戰爭爆發後快一年的1915年4月時,突然倒戈,和協約國簽訂了《倫敦條約》並對奧匈帝國宣戰。
軸心國(Axis power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法西斯國家聯盟,領導者是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和日本帝國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占領國。 名稱源於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在與納粹德國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後不久對此評價的一次演說:“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因柏林和羅馬在同一經度線上,因此,後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稱為“軸心”,參加國稱為“軸心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