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前總統赫爾佐格曾說,“為保持經濟競爭力,德國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師。”這裡所說的技師,指的是支撐“德國製造”的“工業技師”。
由於德國技工的工資高,製造業技工需求量大,每年有65%的初中畢業生放棄讀高中繼而讀大學的道路,直接進入職業學校。德國的職業教育由政府全額撥款,一個學生一年可獲政府4100歐元的教育經費。學生在職業學校學習期間就被企業“訂購”成為企業的準員工,企業要按規定向“訂購”的技校生每月支付600~800歐元的學習津貼。
德國製造之所以如此強悍,關鍵是這個國家積蓄了豐厚的“工匠”資源,包括工程師、高級技工、普通技工。德國的工匠精神就是嚴謹、規範、一絲不苟,規定螺絲需要擰五圈,他們絕不會擰四圈半。無論是工程師還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絕活,有的是祖上傳承,但更多來自遍布德國的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甚至應用技術大學,此外德國行業協會的培訓和企業內部的實地訓練也非常普遍。
德國前總統赫爾佐格曾說,“為保持經濟競爭力,德國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師。”這裡所說的技師,指的是支撐“德國製造”的“工業技師”。
由於德國技工的工資高,製造業技工需求量大,每年有65%的初中畢業生放棄讀高中繼而讀大學的道路,直接進入職業學校。德國的職業教育由政府全額撥款,一個學生一年可獲政府4100歐元的教育經費。學生在職業學校學習期間就被企業“訂購”成為企業的準員工,企業要按規定向“訂購”的技校生每月支付600~800歐元的學習津貼。
德國製造之所以如此強悍,關鍵是這個國家積蓄了豐厚的“工匠”資源,包括工程師、高級技工、普通技工。德國的工匠精神就是嚴謹、規範、一絲不苟,規定螺絲需要擰五圈,他們絕不會擰四圈半。無論是工程師還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絕活,有的是祖上傳承,但更多來自遍布德國的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甚至應用技術大學,此外德國行業協會的培訓和企業內部的實地訓練也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