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黛
-
2 # 是小藍阿丷
1839年,時年僅19歲的法國科學家A.E.貝克雷爾在他父親的實驗室中,緩慢地將兩片鉑金屬電極插入到氯化銀酸性溶液中。
他不知道的是,光伏世界的大門,正隨著這一場“錯誤”的實驗慢慢大開。
在測量在這些電極之間流動的電流時,他發現,光線中的電流略大於黑暗中的電流;他將這種現象被命名為為光生伏特效應。
他不曾料到的是,他在這場實驗中觀測到的小小的光電流,會在百年之後為人類的能源利用帶來重大變革。為了紀念他的發現,光生伏特效應也稱“貝克雷爾效應”。
1932年奧杜博特和斯托拉制成第一塊“硫化鎘”太陽能電池。 1941年奧杜在硅上發現光伏效應。 1954年5月美國貝爾實驗室恰賓、富勒和皮爾鬆開發出效率為6%的單晶硅太陽能電池,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有實用價值的太陽能電池,同年威克首次發現了砷化鎳有光伏效應,並在玻璃上沉積硫化鎳薄膜,製成了太陽能電池,太Sunny轉化為電能的實用光伏發電技術由此誕生並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