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世界間,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曾到訪過亞、歐、非、北美及大洋洲的幾十個國家,行程應該已過百萬裡。在這些國家中,既有發達的西方國家,如美國、法國;也有相對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如印度、埃及;既有我們的近鄰,如日本、韓國;也有相對遙遠的國度,如墨西哥、南非;既有世界前列的富裕國家,如瑞士、阿聯酋;也有貧窮的偏僻小國,如尼泊爾、柬埔寨…

  滄海桑田,白駒過隙,一晃二十多年,也從一個朝氣青年變成了油膩中年。當初畢業時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房子、車子、出國度假,似乎也已經變得稀鬆平常。回顧來時路,在匆匆忙忙的奔波中,有收穫,有失去,但收穫與失去好像也變的不太重要。如今再看世界,少了一點激情,但多了一點淡定,也許這樣看世界會更加真實吧。下面,便讓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吧。  美國是去過最多次的國家,前前後後去了不下二十次。第一次去美國正好恰逢香港迴歸,最後一次去應該是七八年前吧,美國的東南西北基本都走遍了。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跨度裡,美國社會在硬體的方面變化不大,但人們的精神狀態卻有了極大的變化。硬體方面,二十多年前讓我震撼的機場、高速公路、大樓等等幾乎還是原樣,少有更新。精神狀態方面,九十年代的美國人,普遍比較樂觀開朗,對自己的生活比較滿意,對未來充滿信心,也比較寬容。而二十一世紀十年代的美國人,明顯失去了自信,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感。  法國也是比較瞭解的國家,二十多年前初次去法國,近年來更是幾乎每年都會去一到兩次。和美國一樣,硬體方面變化不大,人們的心理方面卻變化巨大,但巴黎依然美麗浪漫,盧浮宮仍舊讓京叔流連忘返。  美國人相對樸實直率,但有時顯得粗魯膚淺;法國人相對浪漫感性,但有時又不免過於慵懶務虛。總的來說,筆者更喜歡法國的生活,因為美國的大多數地方其實生活是很無聊的。  在過去二十多年中,發現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和以英法德為代表的西歐,社會心態均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自信變得更加焦慮,普遍認為未來不太樂觀。而中國、印度的人民則普遍比較樂觀,相信明天會更好。

18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 韶州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