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在大灣區版圖上,

肇慶有著最為特殊的地理地貌——

枕南嶺、扼粵桂、

控蒼梧、制南海,

這裡是兩廣咽喉、

西江的水運樞紐,

自秦漢起被稱為“嶺表南來第一州”。

△峽硯清風 端州區供圖

1994年,國務院公佈肇慶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今年,肇慶成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當下,

肇慶以“古端州·新活力”

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嶺南文化新地標,

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

肇慶的“美”,

你會慢慢發現並喜歡!

府城復興守住文脈

在肇慶中心城區,

蜿蜒2800多米的古城牆巍然屹立,

青磚斑駁,

見證了這座千年城池的歷史滄桑。

△走上城牆西段,眼前三層高的披雲樓因高處常有云霧繚繞得名,樓內陳列著不同時期古城牆的城磚標本。何異能 攝

經過專家考證發現,

古城牆歷經數個朝代多次修葺,

但位置未曾改變。

△何異能 攝

肇慶名城與旅遊發展研究會副會長

肇慶古城牆申遺辦負責人 張致政

“這是廣東僅有的、全國極少見的基本完整的宋代磚城牆。”

公元1118年,

宋徽宗將端州改名肇慶,

意為“喜慶吉祥之始”,並始建城牆。

厚實城牆守護著的是

曾經的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近年,在文史專家的挖掘下,

多處府城遺址逐漸“浮出水面”。

△左圖 端溪書院 資料圖;右上圖 包公井文化廣場 梁亮 攝;右下圖 朝天門 聶偉健 攝。

保護好現存遺址,

就是守住府城根脈。

按照府城保護與復興規劃,

府城片區將實現

“一城環綠、兩府復興、三街暢旺”。

從空中俯瞰,古城牆已經添了一抹綠意,環城的綠蔭下,是前來踏青的市民;包公府衙和兩廣總督府遺址將被原址保護,建成遺址公園,往來遊人可沿古城牆腳漫步,親臨考古現場,尋宋元明清遺蹟;貫穿其中的十字街和風情騎樓街,正以“微改造”的繡花功夫還原歷史風貌。

實施府城保護與復興專案,

發掘、保護和開發肇慶府城文化遺產資源,

不僅是把肇慶打造為

特色鮮明的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也是打造“廣府人”的精神家園,

凝聚海外、港澳同胞人心的重要舉措。

△聶偉健 攝

《肇慶大典》編纂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

肇慶市政協智庫專家 歐榮生

“2022年,第四屆世界廣府人懇親大會在肇慶舉行,府城將是眾多廣府人的尋根之地。”

連結☞申辦成功!世界廣府人盛會花落中國硯都,就是這麼贊……

山湖城江賦能文旅融合

七星落凡,湖山競秀。

因石灰岩峰狀如北斗七星,

位於肇慶市中心的七星巖素有

“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

△聶偉健 攝

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嶺南地區儲存得最多、

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李邕、李紳、包拯、周敦頤等皆在此留下詩題,

高畫質影像版石刻

被“搬”進了新建成的肇慶星湖博物館,

數字化呈現景觀背後的文化積澱。

△梁亮 攝

肇慶學院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

副院長 郭栩東

“經過兩千多年的沉澱,肇慶厚重的歷史積澱、鍾靈毓秀的生態環境、溫潤內斂的城市肌理愈加迷人。”

今年1月,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

肇慶市星湖旅遊景區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為肇慶建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走出紮實一步。

△每到夜幕降臨,星湖沿岸盞盞燈光亮起,遊客和本地年輕人蜂擁而至。謝永平 攝

今年8月,

長者公園、108公園、

羚山湧碧道公園等八大公園集中開放,

肇慶全市城市公園數量多達150個,

每位市民走出家門

15分鐘內就能徜徉於綠水青山中。

△拿出最好的地塊建設城市公園,提高城市品位,打造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宜樂宜遊的現代化城市,這座老牌旅遊城市正在換新顏。圖源 肇慶西江網

今年9月,

粵桂交界賀江流域的省際廊道——

封開賀江碧道畫廊正式啟用,

“瀟賀古道”“茶船古道”煥發新活力,

成為旅遊新亮點,

這是肇慶以廣東建設“萬里碧道”為契機,

高標準打造的兩廣接壤省際廊道示範帶。

△這條“以水為鏈,以路為廊”的碧道畫廊,串聯起周邊旅遊資源的同時,抓住了鄉村振興的大好機遇。梁亮 攝

城有公園,鄉有碧道。

肇慶“山湖城江”於一體的山水特色,

是這裡發展全域旅遊的資本。

非遺文產“觸電”活化

不久前的“電商購物節”期間,

肇慶四會“LIVE直播基地”燈火通明,

300多家珠寶玉石商家同時開播。

這裡配有供應鏈專區、“檢測+物流+倉儲”一體化中心、大型智慧停車場,提供暢通無阻的5G網路……經過層層檢驗把關,一件件玉器產品透過現代化物流從商家流向買家。

△四會LIVE直播基地在今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已有超300個商家入駐,活躍直播賬號500多個。李志穎 攝

早在清末民初開始,

玉器加工業便在四會興起,

至今方興未艾。

依託成熟的運作體系,

四會成就了“他山之石,四會成器”的美譽。

▼▼▼

在國內,超過70%的翡翠玉器掛件和飾件都出自四會玉匠之手。在產、供、銷、服務、旅遊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體系覆蓋下,四會市現有玉器商鋪約3200家,從業人員達20萬人,玉器年產值達到200多億元。

△萬興隆翡翠城 圖源 四會發布

肇慶悠久的非遺文化產業,

在網際網路電商的啟用下,正在發生蝶變。

“網際網路+拍賣+直播”等

新銷售模式在四會成熟壯大並且實現模式外溢。

目前,四會擁有淘寶、京東、快手、抖音等不同網路平臺的直播號1000多個,日銷售額近3000萬元,佔四會總銷售額的60%。

△圖源 四會發布

四會玉器產業中心副主任 陳哲

“基地未來將以其獨具特色的‘珠寶玉器電商直播+文化街區’為載體,加快建立國家3A旅遊景區,弘揚傳播四會玉器文化,進一步擦亮‘中國玉器之鄉’金字招牌。”

△具有創業精神的玉器商戶自發的形成了“玉器天光墟”市場,從拂曉至夜半,前來採購玉器的客商絡繹不絕。圖源 南方+

在四會以西40多公里的端州區白石村裡,村民世世代代以硯為生,家家戶戶出制硯名家,端硯製作手藝延綿不絕、推陳出新。端硯位居“中國四大名硯”之首,備受歷朝歷代皇家和文人雅士推崇,肇慶也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硯都”。

△中國端硯博物館 翟舒婷 攝

今年10月,

位於白石村內的中國端硯博物館正式開館,

從古至今各朝端硯文物悉數呈現,

來往觀眾好奇地在互動區觸控不同硯坑產出的硯石,

感受端硯文化的悠遠綿長。

△圖源 端州釋出

廣東省端硯協會會長

中國端硯博物館顧問 王建華

“端硯私人博物館數不勝數,但是由政府打造的端硯博物館博採眾長,精品力作和稀罕孤品一應俱全。這是肇慶延伸端硯文化品牌,豐富產業內容、延伸產業鏈條的一次嘗試。”

據統計,

端硯企業及作坊目前已達近3000家,

端硯文化產業實現綜合產值近30億元。

△圖為端硯製作技藝大師楊焯忠,其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圖源 端州釋出

隨著各類文化產業氛圍愈發濃厚,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回到肇慶。

去年,在外求學多年、

從事室內設計的區展鵬做了個決定,

從廣州回到肇慶,

在智聯夢工廠裡開起了自己的木藝工作室,

吸引了一批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年輕學員,

工作室每天都排滿了課。

肇慶也正在積極推進文化產業

“請進來”戰略,

透過深圳文博會吸引了肇福文化創意設計園、

深圳華僑城卡樂文化旅遊科技產業小鎮、

萬達等一批高階優質文旅專案落戶肇慶,

未來將為肇慶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和

傳統文化弘揚注入新活力。

△灣區西部華僑城效果圖

綠水青山,就是肇慶的底色。

我們,既要留住古城,也要守住人氣!

加快綠色崛起,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嶺南文化新地標,

肇慶,正為之奮力前行!

18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印度:從沒見過一個地方那麼奇怪,那麼多想不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