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江之畔、南山腳下有一座風光秀麗的古村(見圖),名曰魯陽。魯陽村的歷史可追溯至南宋年間,因落戶大姓蔡氏的族譜有“濟陽初開統”的記載,為追本溯源,取山東省簡稱,將村子更名為魯陽村。
驅車而往,一路秀山麗水,風光宜人。甫一進村,一座四柱三門的仿牌坊式門樓十分顯眼,門樓正中間寫著“魯陽”二字。沿村道進村,左側為農田,右側則是新舊錯落的房屋,安然靜謐。但在革命時期,這裡曾“金戈鐵馬”。魯陽村與紅色基因深厚的兵營村相鄰,深受農民運動影響,是惠來著名的革命老區村之一,有著不少驚心動魄的故事。
故事要從土地革命時期說起。1926年,受兵營村農民運動的影響,村民在村中的鄭厝祖祠成立魯陽村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隊(後改為“農民赤衛隊”)。次年成立魯陽村黨支部,書記為蔡袁橋。1928年,彭湃、徐向前帶領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師大破“白旗會”之後,乘勝攻擊,預備攻打惠來縣城。想要攻打縣區,必經扼守縣城交通要道的隆江區。
魯陽村作為隆江區的臨近鄉村,村中農民赤衛隊積極參與此次戰鬥,3月7日與其他各村農民赤衛隊一同配合革命軍,分四路包圍盤踞在隆江的敵軍。奮戰三天之後,終於將隆江區這座通往縣城的門戶徹底打通。
暴動勝利後,魯陽村成立了蘇維埃政府。1928年7月,國民黨反動派圍剿魯陽村時,鄭厝祖祠被燒燬,赤衛隊員蔡瑞好在掩護群眾疏散中犧牲,村副主席陳木清被捕後堅貞不屈,被殺於隆江鎮。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圍剿,革命被迫中斷,但是種在魯陽村村民心中的革命種子卻在漸漸生根發芽,為之後魯陽村作為惠來解放戰爭的“前沿哨”打下了基礎。
1946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中共潮汕地委在地委擴大會議上提出“恢復武裝鬥爭和建立根據地”的決定。在此號召下,惠來黨組織根據上級決定和當時形勢,迅速開闢遊擊根據地。
潮汕人民抗徵隊第三大隊在摧毀國民黨反動派建立的政權後,為落實開闢大南山遊擊根據地的任務,在林樟村成立“八鄉林惠南武裝工作隊”,之後擴大為“抗徵隊惠南第一中隊”。又相繼成立西聯武工隊,會址初設後山村,後轉移至魯陽村。因有西聯武工隊的基礎,1948年“惠南抗徵隊第二中隊”(簡稱“抗徵二中隊”)在魯陽村成立。在武工隊、抗徵隊先後入駐魯陽後,不久後惠南縣委也轉移至此,並建立“惠南抗徵隊第三中隊”,負責縣委機關的保衛工作,魯陽村亦成為機關和部隊的駐地。
抗徵二中隊是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二支第十團”(簡稱“第十團”)的重要力量,這支解放惠來的武裝部隊,於1949年在魯陽村成立。成立後,第十團肩負著惠陸南邊縣委分派的革命任務,從魯陽村出發,向解放惠來全境的道路開赴。
第十團成立舊址早已不復存在。據當地村民稱,曾經的舊址被開墾成農田。沿著鄉間小路繞進農田中,便可見低矮的水稻和綠油油的蔬菜,在農田邊上還有成片生長的野花,一片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