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洗腳大軍攻陷法國盧浮宮”、“清真寺前跳熱舞”、“罕見丹霞地貌被亂踩亂刻”……旅遊井噴式的發展也帶來了眾多不文明現象的爆發。

作為旅遊行業資深從業人員和研究者,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葛磊受邀參與了這次沙龍活動。他分享道,在中國出境遊快速崛起的過程當中,不可避免會有不文明的行為。他認為,文明要有一個覺醒的過程,一個無論是法律層面上還是社會公約層面上全民達成共識的過程。

“不要輕易給中國人貼不文明的標籤。你會發現在埃及神廟上的刻字也有很多外語,我們不能單摘出國人來橫加指責。”葛磊打趣道,“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別人不文明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他嚴肅地說道,文明旅遊為中國加分不能止於行為的規範,更應該轉化為每個遊客的主動擔當。當每一個遊客都變成中國的名片,變成國家形象使者的時候,大家自然就知道該怎樣約束自我行為。

同時,葛磊還提醒道,隨著旅遊的方式和旅遊行業的變化,不文明的行為也在發生變化。第一,旅遊中的不文明現象,是一些國民文明素養總體不高在旅遊中的體現;第二,不文明現象也可能源對旅遊目的地的的不了解,這是需要無論是媒體、平臺資訊方,還是旅遊從業者和旅遊者自身要去主動了解和學習的。去異國旅遊就是到別人家裡去做客,出行前我們需要了解對方在意的是什麼,這是基本的禮節;第三,有些不文明行為是由文化差異造成的不習慣。有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行為轉移到另外一個場景中可能就是不文明的行為。這三種不文明的行為需要歸到不同的類別裡面,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提升。

“文明的最低階段是對社會對公序良俗沒有傷害,而最高階段則是釋放善意,是利他。”基於文明的不同階段特點,葛磊認為對文明旅遊“批評教育式”的宣傳未必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把文明旅遊變成一件更酷更有趣的事情來加以引導傳播,就像這次抖音挑戰賽一樣,讓正能量的行為得到更多的點贊,就容易激勵大家把文明變成一種潮流。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厲新建教授:旅遊當中人人都是行走的中國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