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寨是武平縣城最為重要的北大門,離縣城僅有19公里,歷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永平寨四面環山,山外還有千米高峰的“樑野山”和“官材棟"為屏障,“官材棟”下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的“風吹帽”要隘,所以在宋代淳祐年間(1241~1252年)在這裡設立“永平寨巡檢司",駐兵把守。清朝和民國時期也都派兵把守這一要隘。
樑野山古母石 @鍾炎生 攝
據老人們的口述:在唐代曾有一仙翁看到永平寨這地方山清水秀,是一個能設州府的好地方,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水向北流,如把水引向東流,此地將更為富庶。有一天仙人就挑了一擔泥土把向北流的水填堵起來。仙人將泥土挑至田背時遇上一孕婦,孕婦大聲喊叫:“啊!你的扁擔快斷了,不能再挑了。”仙人聽後立即將泥土放下,兩筐泥土就變成了兩座山包,這就是現在的羊崗山崬和新寨崬,扁擔就變成一座山岡,就是現在增崗上(據說唐代前是沒有這山岡的),此後就有崗背、杭背、田背之分。在宋、明、清時期曾叫“單戈崗上”(康熙年間的墓誌有記載)。
航拍帽村村 @鍾炎生&張乃彬
這條崗的形狀酷似一隻雄獅,羊崗山、新寨崬酷似一隻活潑的獅子和一個聰明的沙彌在戲耍獅子,所以古人們就將此地取名“獅形”。因沒能將水口堵塞起,人們為使寨內民眾平安、吉祥、發達,後人就建了兩座橋,有一座橋的橋面上建了茶亭,叫“磜風亭”,另一座橋叫“磜角橋”。“磜風亭” 就是現在的水口橋,它是在明萬曆癸巳年(1593年) 造的橋。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曾重修過一次,第二次重修是1902年。第三次是在2005年,由崗背、杭背、田背眾人重新修整,並保持原來的建築風貌。
“永平” 這兩個字是有歷史淵源的, 早在公元58年,當時年號為“永平元年”,“永平”名稱即由此而來。
航拍帽村村 @鍾炎生&張乃彬
永平寨有史以來就居住著各姓氏民眾。黎崗下(今料光下)住姓黎人氏。丘屋坪(今上屋坪)就是原丘姓住地,現梁山丘姓是也。毛精祖師是原毛姓住地,現孔下毛姓就是此地遷往的。楊屋彎原是楊姓住地,現不知遷往何處。杭背何屋角原住何姓,後遷往東留封侯、桃溪湘坑等地,後來有劉、廖、鍾、李、藍、林姓遷入永平寨後,這些姓氏又逐年遷走,到目前永平寨內仍居住著900餘戶人家,近5000人口。
永平由於村子較大,以往曾出了一些文化名人,他們除維修橋樑道路神壇庵廟外,還做了兩件有益於社會之事,令後人銘記。
擋風嶺 @劉熹 攝
第一件,用佛庵興辦學校。原永平中心小學地址是該村眾姓之庵堂,地點集中,向陽避風,清靜舒適,是個讀書的好地方,那些有識之士意識到社會要進步必須有文化,而又不能錯過這個好場所,於是敢於將佛外移,利用佛堂作禮堂、會客廳、教師宿舍,再擴建5間教室、5間學生宿舍。除教室、宿舍主要設施外,還有校園、圖書室、閱讀室、音樂室及校醫室。該小學不僅是永平地區第一所小學,而且在武北也是有名的一所學校,以前桃溪、賢坑、鄧坑頭、龍坑、湘村、源頭、帽村、梁山、恬頭、唐屋等村的求學子弟不顧交通不便,路途遙遠,紛紛來該校就讀。校方對外來學生除交一點點書費外,其他費用均可免交。由於教師責任心強,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為社會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帽村村竹苞松茂(又名德茂公祠)
第二件, 利用荒岡建市場。原增崗上前段歸田背, 中段歸杭背,尾段歸崗背管轄。20世紀30年代由廖某生等召集了全村各姓有影響的人士座談磋商,將上中段作價歸公,然後統一規劃,統一了店鋪款式,以人口比例分配到各姓氏,再由各姓安排落實到戶,只需付一點點地價就可以興工動建。僅兩年的時間建成了按規劃設計的20間高低一樣、款式一體的店鋪,店鋪中間隙地搭起了簡易的瓦棚,供外商販營業和當地農副產品交易。該建築外貌像谷鬥,故稱“圍鬥裡”圩場,吸引著遠近的商販紛紛來此做生意,使永平經濟得到了發展。(來源:武平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