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秋風起,吹黃了菊花,吹紅了樹葉;
秋天到,寒霜降,蘆花一夜愁白了頭,葉子一夜醉紅了臉。
又是一年秋聲裡,別樣秋色滿山崗。選了個週末,我們再度開啟了尋夢淄博的徒步旅程。淄博,自感已不再陌生,然而,廣博的大山,總會不期然地向我們坦露它“窖藏”的寶貝。參加錦繡山河的“博山和尚坊村-九龍峪-上下惡石塢村-石城古村-長生洞”探石屋賞紅葉之旅,與歡聲笑語的夥伴,趟深山,探幽谷,賞一路層林盡染的美景,尋覓五彩的秋日夢,堪稱群情激盪的曲折歷程。古老的和尚房村,祕境般的石塢村,七彩雲霞般的連綿群山.....再次讓人領略到淄博山川的博大與秀美。大山若有知,定會感念我們的這份知遇之恩。
週末,乘大巴6:20從濟南兒童醫院出發,走高速,8:50到了和尚房村所在的山谷入口。此行陌生面孔居多,很驚喜碰到了太國、芳香閣等幾位老朋友。和尚房村頂有一山崖名柿巖,因而,通往和尚房村的這條公路就被命名為柿巖路。這次運氣不太好,一場馬拉松賽事在這兒舉辦,禁止車輛通行,大家在谷口下車,沿公路徒步前往和尚房村。公路未完全峻工,路牙路肩還沒有完工,新鋪的瀝青路面沒經歷過多車輛的碾壓,緩衝性強,踩上去腳感很舒服。進入景區,大隊人馬分成一個個小團體。芳香閣曾經來過此地,此行他成了我們小分隊的義務領隊。大家跟著他走,玩的很嗨。
人在風景中
連綿起伏的大山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公路象游龍在谷底蜿蜒穿行,南側山體植被茂密,紅葉時而點染著綠林,時而傲立山崖,亮麗迷人。北側低海拔地帶的丘陵雜生著灌木;高海拔地帶參差連綿的石峰峰體岩石祼露,植被稀疏,偶有紅葉分佈在石縫,彰顯幾多柔情。白色的巖面肌理粗糙,不同地質年代的岩層沉積、抬升痕跡明顯。欣賞著這樣的山體,想像著大山的形成過程,感喟大自然威力之巨大。
層林盡染秋色美
一路欣賞著秋野美景,不在不覺間就行進了2.2公里,來到了距離域城鎮政府駐地4.6公里處的西南深山古村落-和尚房。公路從村口向北拐入禹王路。據清乾隆十八年的《博山縣誌》記載,和尚房村原名柿巖,又名鹿嶺,俗呼和尚坊,因坊和房同音,後來改為和尚房。山村被群山環抱,一條河流穿村而過,河上架有多座石拱小橋,方便供兩岸住戶出入。村裡的石房多為上下兩層的石樓結構,沿著山坡走勢臨河而建,錯落有致。石樓底層石壘的地基有高有矮,裡面中空,開一向河的門洞,方便汛期排水,也可堆放雜物或用作家畜圈舍,上層供人居住。家境殷實的,房舍多為四合院,院牆、門樓、正房、廂房齊全,古樸的木門木窗,小院中種有果蔬,緊湊溫馨,今還散發著濃濃的村野氣息。這兒也是淄博名人孫幹故里。孫幹出自書香門第之家,博學多長,曾當過私塾先生,受西風東漸時西歐文化思想影響,於1917年赴法,成為一戰鐵路華工。有文化底蘊的了很快成為華工骨幹,教育和帶領華工在外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抵禦外辱,保護自身權益,維護民族尊嚴,出色完成了戰場上的後勤保障工作,而且贏得了協約國的尊重,維護了國家利益。工作之餘,他深入考察法國鄉村教育的同時,將赴歐見聞用蠅頭小楷以日記體形式記錄成《歐戰華工筆記》和《世界大戰戰場見聞記》。1919年9月,孫幹回國,在家鄉創辦了鄉村女子學校。他著述的記錄一戰慘烈、華工艱辛、東西方文化衝突以及華工對祖國前途命運深刻思考的兩本戰地日記,也被天津市文史學者整理《一戰華工歐戰紀實》一書出版。
和尚房村本是我們此行的首個景點,和芳香閣商量後,大家決定先沿網紅公路禹王路直奔石門鄉的石塢村和長生洞遊覽後,再沿山谷返回遊覽和尚房村。沿禹王路一路前行,四野美景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沿途不時碰到參賽的馬拉松選手。到海拔440米處,大家抄近路,拐入林中小路,拔高50餘米,又回到了公路,繼續向上徒步。海拔越高,視野越開闊,景色也變得更加迷人。公路兩旁,密密的黃櫨林,層林盡染,燦若紅霞。連片的紅葉,不再有雜色。鑽入密林,人彷彿沉入紅色的海洋,腳下是紅紅的落葉,斜射入叢林的Sunny被紅葉反射,變成了紅色的光芒。穿行在號稱淄博最美的紅葉山路上,景不醉人人自醉。
山野美景,古村幽趣
到了海拔604米的山頂,能欣賞到峽谷的石林,五彩繽紛的秋葉點綴著石崖絕壁,如夢似幻。回望來時路,座座山嶺紛披紅霞,條條山谷綠肥紅廋,間雜著耀眼的黃葉,像色彩濃烈的油畫。至此,我們已經行進了4公里多,卻絲毫沒感覺到累。公路分岔處,直行通往虎頭嶺西村,下拐通往石塢村。石塢村位於淄博博山區原石門鄉駐地石門村以南4公里處,上世紀六十年代,石塢村按居住地勢被分為上惡石塢、下惡石塢。一個村子,名字中為何會出現一個惡字?這是令很多人好奇的事。這還得從村南山谷的老洞說起。村民的祖先最早定居在老洞。老洞周邊山高林密,峰陡崖險,怪石嶙峋,出村沒有公路,只能借道河灘,河灘亂石縱橫,實在難行,於是村子就起名惡石塢。可見當時的村民對這滿山滿谷的石頭是多麼地憎惡。雖然後來修了公路,但受石崖限制,好多路段處都是陡峭懸崖。緊鄰進村公路的山崖之上便是上惡石塢村。上惡石塢村口的民居也全是石屋構造,村口有小亭,村委會四合院式,乾淨整潔。
原來到石塢村是有一條小路的,修了公路後,小路多處被截成斷頭路,此行只能沿公路走了。其實,依我對山勢的判斷,向前的山坡應當還有一條通往山谷的小路,因為時間緊,不敢再盲目探索了。一路上,芳香閣給大家描述著下惡石塢村美景,吊足了大夥的胃口。沿著公路,10多分鐘,就走到了從上惡石塢村口的亭子旁,由此向下是石階小路,沿著小路10分鐘就到了下惡石塢村。此時正是下惡石塢村一年之中最絢爛的季節,村子周邊的群峰,被這繽紛絢爛的秋色浸染得美若圖畫。村落海拔約486米,受地理條件制約,這兒所有房屋依山而建,房子朝向、地勢高低很難統一,形成縱橫交錯、地勢參差的格局。房屋也多為兩層,房脊高聳,臺階狹長高大,有的人家入戶臺階緊貼著鄰居山牆。石屋的山牆窗戶造型千姿百態,雕飾花樣繁多。一條小河從村莊穿過。這條河是博山西部石臼河的源頭。村中心小廣場有棵古槐,兩條小溪在這棵古槐處交匯,左邊小溪源頭有“福巖泉”,右邊小溪則源自老洞內的兩股山泉。
根據村子曾經發現的明萬曆年間觀音廟碑可推測,此村落距今應有400年左右的歷史。古槐附近有塊碑文,上面的惡字改為了“阿”,但遠沒有這個“惡”字形象生動。村民很好客,一位村婦開啟自家房門,讓我們參觀。院中有棵蘋果樹,上面結滿蘋果,色相不是很好,但吃起來脆甜可口。從古槐處向右有一峽谷,谷中河水斷流,左岸山坡密林深深,右岸梯田種著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沿著林下的小徑前行約400餘米,一抬頭,左側山崖下有個巨大的山洞。洞口闊大,洞頂是陡峭的山崖。大家熱情高漲,上到海拔550餘米洞廳,洞頂的鐘乳石不時有水滴滲出,閃著亮光。洞廳一左一右各有一泉眼,兩根鐵管從兩邊穿出,應是村裡的飲用水源管線。從老洞出來,可沿河谷返回下惡石塢再出村,也可沿洞右側的羊腸小道上行,翻越山頭,下到對面河谷尋訪福巖泉。因為時比較緊,也有幾人體力不支,大家上到山頂後,又沿叢林直接返回下惡石塢村,在小廣場簡單就餐後向和尚房村進發。
下惡石塢村
太陽正頭頂,再回首,下惡石塢村彷彿變得更美了。Sunny普照,各色樹葉爭奇鬥妍,給群山披上了五彩羽衣。山崖上金黃的樹葉、烈焰般的紅葉點綴著山峰,映襯著山谷造型別致的石屋,磚紅色的屋頂,白色的石牆,與四周如畫的群山相映成趣,恬淡安靜,美到極致。
13:25,我們再度上到山頂。前行沒多遠,沿著下山指示牌,我們進入紅葉叢林,再經過一大片鵝爾櫪叢林,走到盡頭,是一座石峰,頂部平坦,成天然觀景臺。觀景臺三面是懸崖絕壁,有雜生的灌木掩護,倒也沒覺出險要。北望是紅葉點染的連綿群山,南望是從連綿群山突出的斷崖絕壁式的天然觀景臺,上面有很多遊人在拍照走秀。腳下,是若隱若現的和尚房村。 從觀景平臺返回幾十米,左轉入下山的林中小徑,很快就下到峽谷。高大的泡桐林、古老的鵝爾櫪叢林、石抱樹奇觀無一不在解讀著這個村落的古老。經過又陡又滑的林中小路,很快來到了和尚房村。
和尚房村石樓
村口一座石房已開闢成農家樂,沿著小木梯登上平臺,前來就餐的遊人坐滿了平臺。樓前有株大樹,上面掛了幾串玉米,訴說著豐收的喜悅。在這座農家樂北側被叢林簇擁的陡峭石峰名柿巖,古時這裡有柿樹千株,故得名柿巖,因此和尚房村也曾被稱為柿巖。最出名的石樓遺蹟就在柿巖下的崖壁上,順著崖壁天然形成的孔洞加以雕鑿,再壘砌石牆而成。石樓遺蹟,根據村裡的銘刻記錄,是與明末清初一個極具爭議的政客孫之獬有關係。和尚房原是孫之獬在明朝官場受排擠、出仕清朝之前的隱居之地。作為明朝不受待見的臣子,在明朝滅亡後,他出仕清朝,倒也無可厚非,不過因他力推改革,上書剃髮易服,禍及漢民,漢家衣冠自此而絕,引得怨聲一片。順治四年土匪圍攻淄川城,在清朝廷再度被排擠出官場的孫之獬協助守城,城破不降,四個孫子被殺,孫之獬寧死不屈,被殘暴的匪徒肢解而死。其次子孫琰齡城破前受父命縋城而出赴京告變,得以躲過城難,但孫琰齡一子被殺,妻子和兩個女兒投井而死。匪患平息後,孫琰齡(又名孫禹年)和蒲松齡等後輩文青相交甚歡。孫琰齡的大哥孫珀齡犯罪被流放至遼寧尚陽堡,朝廷幾年後下令可以拿錢買刑時,孫琰齡傾家蕩產贖回了大哥後,黯然隱居和尚房築石樓。蒲松齡《聊齋志異》中有一篇《山市》“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中的“孫公子禹年”就是指孫琰齡。
至今石樓遺蹟尚存。拾階而上,我們不妨來石樓一探究竟。石樓共分三層,上石樓的通道是兩座傾斜的豎井式透明洞,築有臺階,僅容一人攀登。每一層平臺都依著自然的山體或外加的石牆成一半開放式石屋,現在的第二層分佈著路姑殿、財神殿、呂祖殿等民間宗教建築。再沿石階攀登一斜井式洞窟,能上到第三層,洞廳變得闊大,洞頂是突出的不規則崖體形成的穹頂,臨著崖壁是一面倒塌多半的牆體殘垣。仔細觀察,發現此豎洞的上口原來是覆蓋有木板的,木板如果鋪上的話,第三層就相當於當今城市很流行的閣樓了。閣樓呈半圓形,層間高,進深窄,外崖壁狹長。站在殘壁上,可以欣賞遠山的紅葉風光和谷中蔥蘢的林木。和尚房村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也歷歷可見。有學者認為,石樓層內小室狹小侷促,不像能居家過日子的場所,也許只是短時避匪用的。當時孫公子禹年真正的居住宅院,應當在現今的石樓遺蹟之下。若遇匪類攻宅,無奈之下,可退入此半崖之間的石樓,只要有一人守住石梯口,冷兵器時代別人根本上不來。
關於曾經的柿巖美景,有詩句曾如是描述:
嚖嚖初蟬靜處分,石門小築掩斜曛;山從屋上嵐煙合,水抱村流澗響聞。
北渚漁樵通遠望,西疇巾駕逐歸雲;看山卻憶山中老,谷口行吟只似君。
詩中的柿巖,指的是石樓所在的高崖。石門小築,就是孫禹年的石樓宅院。石樓2003年被公佈為第二批山東省歷史優秀建築。從石樓下來,我們從和尚石村出村,沿途依山勢而建的房屋,石牆、青磚、門樓,無不散發著幽古質樸的氣息。讓人再度陷入詩中描述的“山從屋上嵐煙合,水抱村流澗響聞。”意境中無法自拔。
秋天本是多愁善感的季節,卻因為充滿希望與溫暖的紅葉,讓我們的心靈遊走在橙黃橘綠霜葉紅的旖旎秋色裡,徜徉在美到讓人窒息的妖嬈長卷中,再度讓生活充滿了絢爛的詩畫色彩。
-
1 #
寫的太詳細了,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