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縣是晉國早期的首都,後來晉景公遷都到新田,就把新田也稱為絳,過去的絳就被稱作古絳,至今絳縣縣城所在地仍叫古絳鎮,這一名字延用至今有2500多年,也是相當久遠了。
絳縣境內人文古蹟眾多,在2013年公佈全國第七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以後,現在行政區域只有1000平方公里的絳縣,其治下的全國文保竟達到了10處。省保、市保文物就更是隨處可見。
走在絳縣大地上,稍不留神就可能遇到一處古墓或古建。其實侯馬周圍的新絳、絳縣,曲沃都在晉國首都圈範圍內,這塊汾河、澮河交匯之地,物產豐富,適合古人居住生活,三晉文明就是從這裡向四周擴充套件的。絳縣的治所長期在古絳鎮。現在安靜的小城,嶄新的街道和樓房佔據了重要的視野。老城的痕跡已經很少了,只有一座文廟還倖存下來。山西的文廟儲存下來的還不少,絳縣文廟在老城中心,廟外是個開闊的廣場,東牆邊放置著一塊高大的神道碑,龜趺頭部被砸,盤龍魑首是早期痕跡,銘文雖然大部分已經漫漶不清,但碑額大書“唐故禮部尚書裴公碑”,這應該是唐代著名將領裴行儉墓地上的遺物了。
裴行儉,中國中世紀時期著名的河東大士族裴家的重要人物。文武全才,高宗朝大將,在用兵突厥、西域的戰爭中多次做為主帥出征,取得赫赫戰功,為大唐政治、軍事上的巨大成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曾先後被封為禮部、吏部尚書。據此地不遠的聞喜裴伯村一帶是裴家歷代祖居之地。
裴行儉也不例外,去世後安葬於今郝莊鄉永青村一帶。墓地在上世紀文革前後被毀。原有石像生均不存,唯有這座墓碑倖免。據說碑刻立於開元十八年(730年)。估計是絳縣文物部門為便於保護,將這通野外的石碑移到文廟前。(張說所撰《贈太尉裴行儉神道碑》被收入《文苑英華》之中。但其碑名與現存這塊並不一致。)
絳縣文廟原有規模很大,有五、六進院子,據說最初始建於後唐長興三年(932年),歷代修繕,但現在只剩下2進院。原廟自南向北連續五進,櫺星門、大成門、鄉賢祠、戲臺、獻殿、崇聖祠、文昌閣等均早被毀,僅存大成殿和明倫堂。
從新修的文廟側面進入,即看到泮池後的大成殿。大成殿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六椽,端坐在小臺基上,柱頭補間有斗拱。正面三間均為木隔扇門窗。歷代維修多次,元代風格明顯。其他三面為牆,北面次間牆外嵌兩塊琉璃磚雕,儲存尚好。明倫堂是清代建築,面闊五間,硬山頂。正面左右外間外牆行也有獅子滾繡球式樣的磚雕。文廟小院還有若干清明時期的重修碑。
正午,小院裡十分安靜。東廊房下,安放著十幾對不同風格的石獅,有的神態威武,有的萌感十足。這些是文物部門的藏品。石獅基本完好,雕刻水平屬於中上,時代以明清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