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秋天,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賞秋方便。不用像夏天一樣爬高山賞瀑布,也不用像冬天一樣跑北方看雪,只需走到一個公園,便可欣賞到五彩斑斕的秋天。
在我的京城賞秋之旅中,有一個公園我很喜歡,它面積不大,卻藏著最絢麗的秋天,它就是月壇公園。
北京有五大壇,分別是祭祀天地日月人的場所,月壇則是秋分日祭夜明神,也就是月亮的地方。不僅僅祭祀月亮,還有金木水火土五星和二十八宿,皇帝約每三年親祭一次。
祭祀天神文化自古有之,但保留下來的月壇遺址,好像只有北京這一座。不幸的是,就連這一座也沒能完整保留下來。
清朝末期,社會動亂不定,月壇公園也逐漸被遺棄,一度成了駐兵場所。抗日戰爭期間,月壇內大部分樹木被日軍砍伐,再到後來,祭壇也被拆除掉了,只有祭壇四周的櫺星門被保留了下來。
月壇始建於1530年,距今已有400多年,1955年被開闢為公園,最初是免費開放。當時只有60畝地,後來逐漸擴建到了120畝地,但仍舊是京城5壇中最小的一個。
現在的月壇公園,分為南北兩部分,明清時的祭壇則位於北園,因破壞嚴重,現已不對外開放了。裡面有一個電視臺的備用訊號臺,佔據了曾經祭壇位置,也抹去了人們對祭壇最後的想象。
旁邊的櫺星門倒可以看下,用漢白玉鑄就。櫺星又稱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龍宿”的左角,因為角是天門,門形為窗櫺,故而稱門為櫺星門。皇帝祭天時都要先祭櫺星,現多常見於文廟裡。
不比天壇的雄偉,地壇的厚重,先農壇的古樸,月壇是一個充滿浪漫的地方。
1983年擴建時,對南園進行了整容般的改造,圍繞主題“月”,打造出了詩意般的園林景觀。建有爽心亭、邀月亭、嫦娥奔月等多處景點,在南北交界地帶雕刻有以詠月為主題的大型碑廊,古代著名的詠月詩句,通過書法一一展現。
東門廣場有一處“花好月圓”花壇,用草木佈置了月亮、祥雲、牡丹花造型,皆是美好事物,立意與公園主題相符合,寓意著花團錦簇,團圓美好。
南園南部有一個伴月廣場,現在是老年人活動中心。廣場地板上是滿月的雕塑,一週寫著“花好月圓”、“滿意歡喜”話語。老年人在此休閒聊天,想必也有吉祥的好運吧。
園中種植了很多桂花樹,每等仲秋時節,桂花飄香,夜靜月圓之際,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寓意著“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我向來是喜歡桂花的,而北京的桂花著實不多,因而對月壇好感愈加。此外還有很多松柏樹,蒼翠嫩綠,配以朱牆灰瓦,亭臺樓閣,流水深院,曾經的祭祀場所,儼然成為了自然山水園。
要說最美遊玩季節,還屬秋天的絢爛多彩。
11月過後,北京是一天涼過一天,銀杏樹終於披上了金色衣裳,北京也美成了北平。月壇公園的銀杏樹很多,多位於西面和背面的牆壁旁,成排成列的茂密生長,如同高大的衛士守護著這片古老祭祀地點。
紅牆碧瓦襯黃葉,飄搖而落萬點光。從視覺上看,這裡和釣魚臺的銀杏大道很像,並排的銀杏樹,硃紅的牆壁,令人目眩的金色地毯,Sunny一照便金黃耀眼,所謂人間天堂不過如此。
柏樹林中間,往往也分佈些許銀杏,通體金黃的銀杏樹要高出柏樹許多,綠色柏樹枝葉與金色銀杏交相輝映,構成了色彩鮮豔的油畫。
讓我意外的還有月壇公園的門票,作為3A景區和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只收1元錢,據說有時還會免費開放。不管怎樣,1元門票看最美秋天,放眼全國,這個價效比怕是無敵了。
北京的秋天很美,也很短暫,很可能一場寒雨便打落了萬千金黃,不如趁這幾天晴空萬里,趕緊動身前往吧。
地址:北京西城區南禮士路西,月壇北街路南,門票1元。
交通:乘坐地鐵2號線,到阜成門下,往南步行700米即到;也可乘坐3路、42路、56路公交到月壇公園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