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蓮花山支脈大北山麓的粗坑村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
在揭西縣京溪園鎮西北部、層巒疊嶂的蓮花山支脈大北山麓,有一個小山村——粗坑村。這裡,因擁有天然景觀黃滿寨瀑布而聞名遐邇。這裡,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村莊,至今仍保留不少革命遺址遺蹟,流傳著很多紅色故事:解放戰爭時期,曾廣、劉向東、吳堅、吳健民等革命家及潮汕人民抗徵隊在此開展過轟轟烈烈的革命活動;1947年6月在此舉行了載入史冊的粗坑會議,確定瞭解放戰爭中潮汕地區的鬥爭方針;中共潮汕地委第一份機關黨報《團結報》在此誕生……
從京溪園鎮區中心到粗坑村,沿著鄉道Y553線甲(溪)粗(坑)公路一路馳騁20來分鐘就可抵達。在粗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世育的記憶中,上世紀80年代揹著柴到鎮裡售賣,來回得花一天的時間。30多年過去了,出山的道路越走越平坦,原本地理位置偏僻、貧窮的老區村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成為遠近聞名的“廣東最美鄉村”,村裡瓦房變樓房,村民收入節節升,這片“紅色土地”迸發出新活力。
紅色種子,根植於巍巍大北山間
跟隨陳世育的腳步,我們踏著由石頭鋪墊起的石階路,在這個人口僅685人的小村落裡尋訪紅色遺蹟,還拜訪了曾參加過潮汕人民抗徵隊的陳仁文老戰士,聽他講一段紅色故事。
陳仁文是當年粗坑村12名抗徵隊隊員中唯一健在的老戰士。老人家今年已有96歲高齡,他頭髮花白,但腿腳靈便,除了有些耳背,怎麼看也不像一位年近百歲的老人。陳仁文對以前的記憶有些模糊了,但他還能說出當時一起參加革命的11位同村戰友的名字,聊起70多年前在火炬村放哨的情景。老人的大兒子陳數亮從小就聽父親講以前的事,他一邊將父親的客家話翻譯成普通話,一邊補充一些有關粗坑的紅色故事……
樸實的話語,帶我們走進那段烽火歲月;厚重的石階路,革命戰爭時代留下的遺蹟,默默堅守著歲月的滄桑。
靠山吃山,品嚐綠色發展“好滋味”
如今,硝煙遠去,當地幹群擼起袖子加油幹。早在2016年,全村實現整村脫貧,粗坑人坐上“綠色發展專車”奔小康。
聊起以前的生活,陳仁文連用3個“窮”字來表達,對於現在的生活狀態,老人家豎起大拇指說:“我們這裡水好空氣好,人都倍有精神。”
在村裡幹了25年會計工作的陳子文回想起以前的村集體收入連連搖頭,他感慨道:“完全想不到村裡現在能發展得這麼好,這得歸功於黨和政府的政策好。”
今年63歲的陳友良家住在村裡半山腰處,這是一棟4年前剛建好的2層半樓房。站在他家門口,滿山的青翠,入眼賞心悅目,低頭一看,則能見到數十個蜂箱錯落放置在屋前空地上。陳友良告訴記者,他兩個孩子均在珠三角地區發展,他和老伴在家養了190多箱蜜蜂和打理一片茶園。陳友良大致算了一下,每年的主要收成包括春蜜、荔枝蜜、冬蜜和茶葉,僅今年春蜜的收成就有15萬元,陳友良的言語中流露出山裡人的坦率、勤懇、和氣與樸實。
“陳友良家的經濟收入在村裡屬中上水平,村裡像他一樣的還有30多戶。”陳世育告訴記者,粗坑村山地多,特色農產品以茶葉、蜂蜜、山姜等為主,黃滿寨瀑布開發成景區以來,為村民開闢了一條家門口的“致富路”,有的在景區上班,有的辦起了農家樂飯店,有的專注打理茶園、養蜂,賣起了土特產。勤勞的粗坑人靠山吃山,年人均收入從2012年的2000元增加到現在的2.5萬元。而今,山區小村實現了通公路、通網路,與外界實時通聯,村裡的農產品直銷山外,山外的遊客直達村中……
鄉村振興,奏起“紅”與“綠”的交響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立足紅,著眼綠,在新時代的發展征途上,今日的粗坑村紅綠輝映,有了更清晰的發展方向。
去年以來,粗坑村投資實施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專案,包括動工建設雨汙分流、垃圾回收站、集中供水工程、村級衛生站等。同時,該村計劃進一步對村道巷道進行升級改造,鋪設瀝青或青石板;對全村發展進行規劃,修建步行旅遊觀光小道,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村裡的革命歷史遺蹟,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將牢記革命先烈為我們今天的幸福所作出的犧牲,把革命精神傳承下去。”陳世育說,發展鄉村旅遊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經過前期的準備,村裡計劃讓村民入股,以農業合作社的形式,一方面擴大茶葉加工生產規模,提升村裡茶葉品質;一方面開發民宿專案,大力發展集紅色旅遊、田園風光、鄉村體驗、農耕體驗、休閒觀光於一體的鄉村深度遊。“更好地發揮‘紅’招牌和‘綠’招牌作用,才能讓村民腰包越來越鼓。”陳世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