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上個月和家母一起去了雲南,因為一路租車自駕遊,所以我們沒有按照一般的路線到了香格里拉就折返,而是去了德欽的飛來寺看梅里雪山。我的家鄉在科爾沁草原的邊緣,平均海拔只有120米,所以對於我來說從麗江到德欽的這三百六十公里的山路簡直是噩夢,景色雖美可是盤山道實在難行,雖然我有十幾年駕齡,還是心驚膽戰,我和老媽說:“我敢開,你敢坐。回到了麗江才開始後怕。”

但是我並不後悔,我們在觀景酒店看到了雪山日出,不知道怎麼用語言形容,就是那種感覺,如果沒事兒,我能坐在酒店的樓頂平臺上看雪山一天,不吃不喝,什麼也不做。

當然今天我不是要說梅里雪山有多美,這也不是一篇遊記,我們要說的是卡瓦格博峰。很多人以為卡瓦格博峰是梅里雪山的主峰,其實不是,梅里雪山的主峰是說拉曾歸面布峰,而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的主峰。不過梅里雪山和太子雪山緊緊相連,的確容易混淆。

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是雲南的第一高峰,看起來海拔比珠穆朗瑪峰低了不少,可是至今沒有人成功的登頂卡瓦格博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這座神山的故事。

卡瓦格博峰是藏區八大神山之首,每年有眾多的藏民來此轉山,可是1987年8月,山腳下來了一群人,他們是中日聯合登山隊。登山隊的主體是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隊長是日本著名氣象專家井上治郎教授,副隊長是中國登山家宋志義,他們想要攀登卡瓦格博峰。本來熱情招待他們的藏民聽說以後都驚呆了,“我們稱神山叫阿尼卡瓦格博,意思是卡瓦格博爺爺。既然是爺爺,你怎麼能爬到他的頭上呢。我們生活中一切都是他的賜予,山上的牧場養肥了牛羊,我們喝的每一滴水都來自山上融化的雪水。對神山不敬,神靈就會離開我們,災難就會降臨。”

藏民們的憤怒和阻止並沒有讓登山隊改變主意,1990年冬登山隊出發了,隊員在日記裡信心滿滿的記錄道:“11月10日,從神戶出港,經過天津、北京再次來到雲南省。我們的登山隊到今天已經在德欽8天了,現在是旱季,持續了10天的晴朗。11月27日,兩隊合流,12月初就要開始攀登梅里了,我們預定1月初登頂,我高興地期待著回國以後的會面。”

登山隊順利的建立了一、二、四號營地,雖然在三號營地建立在哪的問題上中日雙方發生了爭執,可是最終還是確定了三號營地的位置。1990年12月28日上午11時30分,突擊隊5名隊接近主峰背後的山脊,到達6200米的高度,從來沒有人攀登到這個位置,隊員們都歡呼雀躍起來,可是天氣很快變壞,五名隊員折返回營地,準備等天氣變好再登頂。

29日,開始下雪,繼而轉成了暴雪,1月4日,在三號營地的17名登山隊員和大本營失聯,1月9日,偵察機飛到了三號營地的上空,營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30噸左右的雪,三號營地被雪崩掩埋,毫無痕跡。

1996年,日本京都大學再一次派遣登山隊來攀登卡瓦格博峰,可是到達四號營地位置時,東京氣象廳傳了過來:未來兩天內將有一個巨大的暴風雪過程,可能要超過91年的那次降雪。登山隊立刻丟棄了裝備,營地,用一天時間走完了原本六天的路程逃回了山下。可是他們剛到山下,盤踞在山頂的烏雲就散去了,此後《讀賣新聞》記者告訴中方隊員:“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將永遠放棄梅里雪山。”

這兩次登山,其實都遭到了當地藏民的阻攔,甚至山上每個村莊裡的村民全部下山,躺在路上的,躺在瀾滄江橋上的,告訴登山隊如果要攀登卡瓦格博神山先從他們身上踩過去。成千上萬的喇嘛聚集到了山腳下,詛咒褻瀆神山的登山隊。

2000年,中國政府宣佈卡瓦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主峰卡瓦格博在藏族民間更充滿宗教意味,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這座因信仰和文化而被尊重的山,將永遠不允許被攀登。

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人類對於大自然而言不過螻蟻。

7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又到一年冬捕季,查干湖冬捕帶來豐收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