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巴爾幹明珠,讓我們一路來看看這個地區為什麼會成為古往今來的必爭之地吧

貝爾格萊德,提起她就一定回想起那讓人心痛的轟炸聲。1999年遭美國轟炸的前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遺址,雖然轟炸舊址前已經矗立起前南斯拉夫人民為遇難中國同胞所立的紀念牌:“謹此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塞爾維亞共和國人民困難的時刻給予的支援和友善,並謹此懷念罹難烈士。”。只能來到這裡表示懷念之情了。

登上卡萊梅格丹城堡遠眺薩瓦河和多瑙河交匯的美景,它是歷史的最好見證,也是貝爾格萊德標誌性的遊覽景點與休閒場所。卡萊梅格丹城堡的主體始建於17世紀,但是其內部也有一些中世紀的大門、伊斯蘭風格的墳墓和土耳其浴室。卡萊梅格丹城堡分為四個部分,即下城區、上城區、小卡萊梅格丹和大卡萊梅格丹,每個部分都各具特色,都很具有觀賞價值。

遊覽貝爾格萊德負盛名的商業步行街米哈伊洛大公街,貝爾格萊德最負盛名的商業步行街,雖然只有短短一公里長,但是卻因兩側19世紀70年代的建築而名聲大噪,也被列為國家保護歷史名街。

聖薩瓦教堂,巴爾幹半島區域內規模最巨集偉的東正教堂,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聖薩瓦·奈馬尼亞而建立,在塞爾維亞的歷史與文化發展中可謂舉足輕重。教堂始建於1935年,因戰爭和共產主義時期經濟發展乏力而兩次中斷修建,整個外部建造工程於2003年12月才告結束,而內部裝修至今仍在進行。

鐵托元帥墓,鐵托墓也叫做“花房”,是南聯邦著名的領導人鐵托的墓地,之所以叫做“花房”,是因為墓的周邊一直被鮮花環繞著,然而現在,在墓的旁邊圍繞著的是卻是白色的岩石。鐵托的全名約瑟普•布羅茲•鐵托,1892年5月25日生於克羅埃西亞的庫姆羅韋茨村。

離開貝爾格萊德,前往巴伊納巴什塔小鎮,探祕曾登上《國家地理》雜誌的河中小屋德里納木屋(Drina River House)。距離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約160公里的巴伊納巴什塔小鎮(Bajina Basta),一座建在河中的小屋,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曝光而聞名的。這所房子建在小鎮北郊塞爾維亞-波黑界河德里納河中的一塊礁石上,因此得名被德里納木屋,被國家地理稱為“最孤獨的小屋”。

塞爾維亞導演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在Mokra Gora山區建立了童話村落——木頭村(Drvengrad - Mecavnik)。這個小鎮從地面到房屋,全部用木頭建成,所有的木屋都是貨真價實的山民廢棄老屋,庫斯圖裡卡將它們從各村蒐羅到一起,完全遵照塞爾維亞傳統式樣,大小木屋圍繞典型斯拉夫山區式樣的木教堂排列,獲金棕櫚獎提名的電影《生命是個奇蹟》就在這裡拍攝。

Sargan 8 鐵路始建於1921年,全長15.5公里,直至1974年都是連線塞爾維亞的主要運輸幹線。之後才改造成旅遊鐵路。由於其中一段路軌連續打了兩個圈,從高處看,恰好是一個"8"字,所以才叫Sargan 8。整個執行線路共要穿越10座橋、22條隧道,讓你盡情呼吸新鮮的空氣的同時將優美寧靜的山區景色盡收眼底。

世界自然遺產杜米托爾國家公園,圍繞杜米托爾山脈建立一座國家公園。杜米托爾國家公園的地貌是由冰川所形成,並且有河川和伏流縱橫其中。塔拉河峽谷(Tara river)有歐洲的深峽谷,稠密的針葉林散落著許多清澈的湖泊,孕育了品種繁多的植物。

塔拉河峽谷大橋,為兩側的陡崖峭壁建立了紐帶,也曾成為二戰激烈的戰場和著名電影《橋》的取景地。大橋建於1937年至1940年間,是一座混凝土拱橋,橫跨塔拉河,長365米,主橋拱114米,橋距塔拉河河面172米,有5個拱。在其完工之時,為歐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橋。從近處根本看不盡其壯觀之態,遠觀或是從空中觀看或是從橋下向上看,就會深切的體會到其巨集偉之勢。不過,現在中國的造橋技術和成就已經成為世界領先,看看現在中國的橋,也能明白這座橋修建起來的難度了。

以美麗的沙灘、豐富的夜生活和獨樹一幟的地中海式建築而盛名,與義大利隔海相望,佈德瓦老城因悠久歷史而成為亞得里亞海岸邊古老的定居點。佈德瓦老城位於一個半島上,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街道比較狹窄,不過不同的地中海文化和珍貴的古蹟,共同見證著佈德瓦。

還可以去看看科托爾老城,科托爾古城是亞德里亞海儲存最完好的中世紀的老城之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出的世界遺產。城中有很多帶有亞得里亞海沿岸城市的特點。同時因為城市身處地理位置上的東歐,城中錯落著多處特色的東正教教堂。

科托爾大教堂又名聖特里豐大教堂(聖Tryphon大教堂)是科托爾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堂,也是科托爾老城內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最古老的教堂,很多冰箱貼都是以它為原型。

佩拉斯特是科托爾海灣最漂亮的古鎮,這個古鎮在科托爾海灣北岸面對出海口,建在海邊的斜坡上,是沿海岸狹長的小鎮。鎮上有17個家族的豪華宅邸建築,有16座教堂,教堂很多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小鎮對面兩個海中小島非常美,每個島上有一個教堂。長型像軍艦一樣的島上有著名的聖母斯科爾別耶拉天主教堂,另一個方形的小島是聖喬治東正教堂。

這是一座隱藏在波黑南端的小城市特雷比涅,它位於波黑、黑山、克羅埃西亞三個國家的邊界交界處。平靜的坐落在Trebišnjica河沿岸一個風景優美的山谷中,周圍山丘環繞。特雷比涅以教堂和修道院而盛名。

莫斯塔爾古橋是位於波黑南部古城莫斯塔爾的一座16世紀的橋樑,橫跨碧波如翠的內雷特瓦河,因其優美的弧度和巨集偉的形態,也被喻為內雷特瓦河上的彩虹。這座石橋最早在1566年由土耳其建築師建造。它在1993年11月9日波黑戰爭期間被炸燬,成為種族仇恨的永久見證。此後,在國際組織和多國的出資援助下,歷時三年修復重建的古橋於2004年7月23日重新開放,古橋周邊的許多建築也得到修復。由於城市沉重的歷史和橋樑本身的寓意,重建後的古橋被視為協調和解與國際合作的象徵,也被寄予了不同文化、種族和宗教社會間和睦相處的希望。

要參觀的是位於半山腰上的Hercegovačka Gračanica教堂,教堂位於特雷比涅(Trebinje)鎮上方的Crkvina山上,它是為了紀念著名詩人Jovan Ducic建造,在特雷比涅的任何地方都清晰可見。它類似科索沃Gracanica東正教堂的翻版,這座教堂的風格與波黑大多數其他宗教建築不同,在波黑境內更多是清真寺,值得一遊。可以俯瞰各個角落的美景。

巴爾幹的火藥桶,這樣的行程安排裡面一定會有薩拉熱窩呀。薩拉熱窩由於宗教的多樣性被稱為“歐洲的耶路撒冷”,直到20世紀後期仍是歐洲才有的清真寺、天主教堂、東正教堂、猶太教堂可以共存的城市。

在這座美麗的城市尋覓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中的場景——薩拉熱窩大清真寺,位於薩拉熱窩老城中心地帶,由當時擔任奧斯曼帝國駐波斯尼亞總督的加濟·胡斯列夫·貝伊(Gazi Husrev Bey)主持興建,1531年建成,由於內戰時期受損而在上世紀90年代進行了重建工作,現為整個波黑最大、最重要的歷史建築與伊斯蘭宗教中心。寺中有陵墓,波斯尼亞歷史上多位偉大人物長眠於此。

薩拉熱窩鐘樓,建於1667年,它上面的大鐘產自義大利,是城裡唯一的公共時鐘,嚴格說是清真寺的“宣禮樓”。看過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遊客,一定對這個電影裡不斷出現的鐘樓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老鐘錶匠為了掩護瓦爾特,毅然獨身前往鐘樓與敵人會面,最後遭到殺害。2012年6月,大鐘裡原來的機械裝置被現在的電子裝置所取代。

拉丁橋位於市中心,在南斯拉夫時期被稱為普林西普橋。拉丁橋的北端是薩拉熱窩事件的現場,這一事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現在的橋樑修建於1798-1799年。

如果有機會就爭取來著巴爾幹明珠之地看看吧,撇開政治,就看那靜靜的歷史和人文,徜徉在美景之中。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親愛的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