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最初只是一個荒涼的小島,原名“圓洲仔“,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岩石,長年累月的海潮拍擊,岩石中間被沖刷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便會隆隆作響,因此人們稱這塊石頭為“鼓浪石”,到明朝時這個小島索性就改名為“鼓浪嶼”。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小島在鴉片戰爭後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的覬覦之地,到1902年,鼓浪嶼正式淪為了公共租界,德國、美國、法國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中西方文化在小島的交流碰撞使得今日鼓浪嶼有了“萬國建築博覽”的名號。從三丘田碼頭上岸後走幾步就看到了利用原救世醫院改建的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這是一棟典型的西式建築,不巧趕上閉館未能進去參觀。
由於提前沒有做任何功課,所以我在島上只是信馬由韁、漫無目的地閒逛。這是一個名為“種德宮”的廟宇,典型的閩南建築,屋簷上的裝飾色彩豔麗又漂亮,祀奉的是保生大帝。種德宮在鼓浪嶼開發史上有著重要地位,早期醫療條件落後,居民一旦患病,往往祈求神明保佑。而同安白礁慈濟宮(今屬龍海角美鎮)祀奉的大道公,正是一位醫神。於是鼓浪嶼島上的居民就到白礁去請捧大道公神像,建造種德宮,以便居民祈求膜拜。
一座二層樓的建築,二層的窗戶也是典型的西方樣式,二層窗戶的上下方都有精美的雕刻,整棟的建築想必原本應是一家人所有,如今一層卻掛著三個地址號牌,現在應該是分屬三家所有了。
記得第一次看到吳哥窟大樹與殘破的建築共生的畫面時感覺非常震驚,後來發現其實這種現象在很多地方都有,高大的樹木其健壯的根系牢牢地紮根於石塊中,我們在常常感嘆生命脆弱的同時又會發現生命也有極其頑強地一面。
安獻樓是鼓浪嶼近代十三大建築之一,建於1934年,最初是美國基督教安息日會的禮拜場所,後成為牧師韓瑾思、安禮遜所創辦的美華學校的教學場地,現在這裡是基督教廈門美華療養院所在地。安獻樓見證了西方文化在鼓浪嶼的傳播及中西方建築文化的交流、融合。走在鼓浪嶼偶爾會看到早年西方傳教士的墓地,這些建築和墓地無不見證著那段過往的歷史。
偶遇的陳士京墓,陳士京為明崇禎年間進士,魯王監國時,官至光祿寺卿。因與徐孚遠、張煌言、盧若騰、沈佺期、曹從龍渡臺支援鄭成功,因他們原是大陸幾社成員,世稱“海外幾社六子”。南明永曆十一年,鄭成功命子鄭經拜陳士京和徐孚遠為師。陳京士見海上之師無成功之希望,於是築鹿石山房於鼓浪嶼,每日引泉種花消遣度日。永曆十三年(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三月,陳士京病逝於鼓浪嶼。
西林別墅的原主人叫黃仲訓,黃家經過父子兩代人的努力迅速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成為遠近有名的大富人。一舉買下日光巖下面一大片坡地,然後大手筆地投資,前後建了幾十幢別墅。其中也包括日光巖附近的瞰青和西林兩座別墅。但西林別墅建好之後,黃仲訓一天也沒住過。現如今西林別墅是鄭成功紀念館,也是登頂日光巖的入口。而我因為去的時候氣候炎熱,自己感覺無法登上日光巖,當時也沒有注意到這裡就是鄭成功紀念館,竟與鄭成功紀念館失之交臂。不做功課真是害人不淺。
鼓浪嶼又稱為音樂之島,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先後培養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菽莊花園的“聽濤軒”,佔地450平方米,分AB兩所,上下兩層,博物館裡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包括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古老的手搖鋼琴、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這裡不僅能見到各種各樣的鋼琴,運氣好的話還能聽到美妙的鋼琴獨奏。
日光巖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裡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日光巖遊覽區由日光巖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日光巖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
建於1913年的菽莊花園背倚日光巖,面向大海,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園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花園。菽莊花園利用天然地形巧妙佈局,全園分為藏海園和補山園兩大部分,各景錯落有序,園在海上,海在園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緻,又有海鷗飛翔的雄渾壯觀,動靜對比,相得益彰,園內還有四十四橋和十二洞天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