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需要原因
愛不需要原因,只需要沿著那神秘的火花前行。
你遇見了那麼多的人,但恰好有一個人,他對你有著莫名的吸引力。那種吸引力,就如他在你面前,為你展現出一條神秘幽徑。你並不確知這條幽徑通向哪裡,但你依然情不自禁踏上這條未知的旅途。
如果你的親密關係,就像一次沒有目的地的神秘旅行。此刻你在旅途的哪個位置呢?
或許你正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欣賞;或許,你正對某些期待得不到迴應而感到失望;或許,你正感到這條路崎嶇漫長,艱苦難熬;或許,你像一個登山家一樣,看到儘管艱難險峻,但卻有無限風光。
你被這個吸引力所吸引,隨後你為這個旅途附上你的意圖,這個意圖左右著你在旅途中是苦還是樂。
如果你的意圖是基於分析和比較,你就限定了你的自由;如果你的意圖是期待這個旅途滿足你的某種需求,你就會失望;如果你的意圖是想在關係中確認自己很重要,你就會感受到你是那麼的不重要。
這個旅途是否可以滿載喜悅呢?是可以的,而且即使走到路的盡頭,你仍會對這段旅途充滿感恩。
這隻需要你看到愛與關係之於你的意義。
愛情瞬間之於生命的意義你在愛嗎?如果你在這個被稱為“愛”的感受中,你一定會想要去付出,你一定會有一種付出的衝動。有時候我們會說,這是一種愛的衝動,沒有任何的理由和原因,似乎可以為一個人付出一切。
這是一種純粹的感受,這是純粹的愛情。你也可以用這種感受來覺察自己是不是處於對一個人絕對的愛之中。
當然,我們有時候也試圖透過某些對方的回饋來錨定關係,或者平衡付出的代價,但那是就關係而言的。就愛情本身來說,它本身就具備一種無條件付出的衝動。
我們感到好像冥冥中有一種力量,使我們必須要為這段關係做些什麼,或者為這個人做些什麼。愛,是付諸行動。
在絕對的愛情中,我們的確會這麼做,那麼它對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
在這個純粹的感受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真正的愛”是什麼。當我們真正愛一個人,在那一瞬間,你完全投入愛中,就像你自己已經消失了,眼前只有另一個人——而這個人也許只是你心中愛投射的影子。
你自己消失了,你只感到愛。那種感覺是我們一個重要的體驗——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裡感受到,我們置身於純粹的愛中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如果在這一瞬間之外,我們開始對這個人或這個關係有了一些想法或觀點——比如,這個人是否符合某些標準和條件、我如何建立一個唯一佔有關係等等——這時我們就暫時離開了那種愛的純粹感受。
觀察這種細微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認知關於“愛”這件事是如何運作的,覺察哪些是愛的部分,哪些是非愛的部分,這兩者是怎麼切換和遷移的。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覺察和體驗的過程。
如果這個人的某些條件,和你想象與期待的標準不同,你會做何選擇呢?這也是一個重要體的驗,這個瞬間裡,你是否會臣服於自己的感受,還是會傾向於分析評價、預測結果?
也許這個感受對你足夠猛烈,讓你無論如何都會無條件投身於此,你也會體驗那種接近“無條件的愛”的滋味。
在這一瞬間,無論長短,火花閃爍,你透過對一個人的愛,你就對愛以及無條件的愛有了深刻的認知和感受。
接下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嘗試把這“愛”的感受和認知擴大,不僅是愛上某個人,還可以是愛上世界、愛上自己,將這種“愛”的體驗和感受在生命的時間和空間中拉長、擴大。
這也是“愛情”這種純粹的愛出現在你生命裡的重要意義。
在關係中覺察與轉化經由這個純粹的愛的起點,人們逐漸進入相對長期的關係中。很多人雖然享受純粹的愛,但陷入二元狀態之後,開始有了一些不同的酸甜苦辣的體驗:這時,我們的潛在模式就透過“關係”呈現了出來。
命運在我們面前展開這條路,有著它隱蔽的意義。
這條路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可以看到自己,讓我們重新體會那些曾經被埋藏的心碎、匱乏的感受,並且療愈它們;讓我們再次遇見自己“不夠好”、“不值得”的信念,並且轉化它們;讓我們回溯曾經被遺棄、告別的分離體驗,並且原諒和釋放它們;讓我們直面最深的自己,儘管那麼脆弱,也依然還要敞開我們的心。
經由這些鏡子,你會看到,療愈這所有傷痛的,不是來自於別人,而是來自於你自己的愛,來自你自己內心無窮的愛的力量和智慧。
這正是親密關係之旅的意圖:命運的旅途總會趨向於讓你一步步真正經驗到,你究竟是“誰”。
當你也帶著這樣的意圖走上這條旅途,你會慢慢放下所有的期待、預設,所有對好壞、高低、優劣的評判和比較,你也會開啟自己,帶著熱情、好奇心,享受旅途中風景背後每一個不期而遇的禮物。
透過愛的瞬間,你體驗和認知純粹的愛的感受,透過關係,你總是能發現和欣賞一個不曾發現的自己,這就是讓這個旅途充滿喜悅的秘密。
今日練習靜坐,無論在椅子上或者墊子上都可以。
閉上眼睛。
關注自己此刻的呼吸,關注呼吸的感受,當有思緒產生,讓自己的注意力回到呼吸的感受上。
慢慢的,讓自己處在平靜中。
回想你最初愛上一個人的時候,那一瞬間是什麼感受?
只把注意力放在那個感受上,而不是放在外在的人或事上。
無論當時的那一瞬間有多短或多長,只在心裡感受自己處於純粹的愛中的感覺。
儘量停留在這種感受中。沒有外在的物件,沒有事件,只是處於單純的感受中。
如果你的注意力從這個感受移開,移到具體的故事或情緒中,也接受自己注意力的移動,只是意識到自己的注意力在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