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京杭大運河自北向南綿延悠長,在不同河段有著不同的稱謂。

京杭大運河

唐代著名詩人宋之問有一首《夜渡吳松江懷古》,首聯寫“宿帆震澤口,曉渡松江濆”,詩題中的“吳松江”與詩句中的“松江”是同一條河,有時也稱“吳江”,均指稱江南運河水系中吳江境內一段運河。

宋之問

夜渡吳松江懷古

作為河流的松江,舊時亦名松陵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吳國境內,故稱之為吳松江或吳江。其發源於吳江松陵鎮太湖瓜涇港,為太湖最大的出水河流。

據史載,古代松江,江面寬闊,浩浩蕩蕩由西向東奔流,是太湖水洩入東海的主要通道。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華亭府更名為松江府後,作為河流的松江正式更名為吳淞江。不過,文人墨客詩文中還是經常寫成松江或吳松江。

吳淞江的演變

京杭大運河開通,吳江地處交通要衝,南來北往旅人甚多,晝夜不絕。

70年代的大運河吳江段

吳松江舊時有渡口,常常成為離別之地。曾任蘇州刺史的中唐著名詩人劉禹錫在《松江送處州奚使君》詩中寫道“從來別離地,能使管絃愁”,點明松江渡口自古以來就是別離之地,詩人以管絃悲聲借代送別友人的離情愁緒。

離情別緒,歷來是詩人吟詠的重要內容。人生難免聚散離合,離別時的惆悵傷感本是人之常情,加之古代道路崎嶇,交通不便,行旅多艱,每一次送別或許意味著更長久的分離,再會難期,因此,古人非常重視離別。對天性敏感的詩人來說,面臨分別,心中總會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

吳江運河渡口的離情別緒,因人而異各不相同。因而,表現離別的詩作也是千姿百態。

京杭大運河吳江段

晚唐詩人許渾《松江渡送人》詩云:

故國今何在,扁舟竟不歸。

雲移山漠漠,江闊樹依依。

晚色千帆落,秋聲一雁飛。

此時兼送客,憑檻欲沾衣。

許渾,字用晦,鎮江人。人稱江南才子,擅長律詩,詩風清麗,情景交融,是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

許渾

《松江渡送人》寫景抒情內容豐富,聯想頗多,蘊含著濃厚的歷史滄桑感。尾聯兩句“此時兼送客,憑檻欲沾衣”,寫送別之時,黯然神傷,潸然淚下,離情依依。

宋代詩人俞桂寫有一首七言絕句《送人之松江》,表達的送別情感更是令人黯然魂銷。詩云:

西風蕭瑟入船窗,送客離愁酒滿缸。

要記此時分袂處,暮煙細雨過鬆江。

俞桂,字希郄,杭州人。南宋官吏、詩人。曾在濱海地區為官,做過知州。其詩以絕句最為擅長,詩人常以平靜的心境觀照自然,時有獨到的發現,語言清新流暢,富於詩情畫意。

《送人之松江》是一首吳江運河送別詩,表達離別悲愁。

運河大橋

首句“西風蕭瑟入船窗”點明送別節候與地點,西風吹襲樹木的聲音傳入船窗。這裡的“西風蕭瑟”是借蕭瑟秋景渲染離別的淒涼,為下面寫離愁鋪墊,也為全詩奠定悽楚情調。

第二句直接抒寫離愁。送客離愁使人腸斷,滿缸的酒也澆不盡這滿腔離情別緒。真可謂借酒澆愁愁更愁。

喝酒

蘭舟催發,已到離別時刻,千言萬語凝聚為最後兩句:“要記此時分袂處,暮煙細雨過鬆江”,“袂”的本意指袖子,這裡的“分袂”代指分別。詩人叮囑友人一定要記住此時分手的地點是松江,此刻,黃昏時分濛濛細雨似煙霧一般籠罩在江面上。尾句餘音嫋嫋,借煙雨意象表達詩人內心纏綿的離愁。

南宋詩人俞桂的這首詩繪出一幅蕭瑟悽楚的吳江運河送別圖。

京杭大運河吳江段

500多年後,清代詩人黎簡從未到過吳江,卻描寫出一幅吳江月夜送別圖,頗為神奇。

黎簡

黎簡,字簡民,號二樵,廣東順德人。清代乾嘉年間嶺南著名詩人、書畫家。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貢,將赴廷試,因父喪未行,遂不復應試。黎簡多才多藝,工詩善畫,兼精書法,擅長篆刻,號稱詩、書、畫、印四絕。一生足跡未出嶺南,但詩畫名氣遠播天下。其詩以境新、句奇、意深、情真而獨樹一幟。

黎簡一生未出仕,靠賣畫、賣文及教館為生,生活較為清貧。然性情耿介,不慕名利,世人目之為狂,遂自號“狂簡”。《清史稿•黎簡傳》記載:“海內名流,欽其高節。袁枚負盛名,遊羅浮,邀與相見,謝不往也。”大詩人袁枚當時聞名遐邇,來到廣州欲求一見,卻被黎簡謝絕,一時轟動詩壇。再舉一例也頗能體現黎簡在當時士人心目中的地位,說的是著名學者翁方綱任廣東學政時,尚未去廣州上任,卻先在夢中見到黎簡,傳為奇聞。

據史料記載,乾隆四十一年(1776)春天,黎簡客居廣州。在一個冷雨蕭蕭的夜裡,偶爾聽到一位吳地女子歌唱家鄉吳歌,十分心動。這位吳女也是客居廣州,那柔婉哀傷的吳歌音調深深感動了詩人,於是,提筆寫下《聽吳客作吳歌》絕句兩首。這裡選錄其中第二首欣賞如下:

吳女吳聲作短謳,水風荷葉送歸舟。

一時悵望無尋處,月照松陵江水流。

月照江水

首句開門見山點題。“短謳”指短歌。吳女用吳儂軟語曲調深情地唱著吳地短歌,暗示了這位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吳地女子在思念故鄉。吳女所唱的吳歌,歌詞雖短,卻情深意長。

接下來三句是描寫吳女所唱吳歌的內容,描繪出一幅意境優美的吳江月夜送別圖。

江面上,涼風習習,荷葉田田;江岸邊,一位多情女子依依惜別鍾情之人,目送他登舟歸去;一會兒,歸舟消失在煙水中,無影無蹤,女主不禁心頭惆悵,卻依然痴痴地遠眺,只見“月照松陵江水流”,尾句以景結情,融情入景,暗喻別恨離愁猶如松陵江水流淌不盡,令人回味無窮。

徵稿啟事

請傳送至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21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語音版」亞丁印象,文/燕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