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什麼好?經常聽到一些來上海觀光的朋友如是說。言下之意,上海不過如此,並沒有想象中的“驚豔”。其實,不光外地朋友如此說,就連一些上海本地人也會這麼說。
從某個角度看,上海確實沒什麼好。這裡的山水沒有昆明、杭州那麼明麗,這裡的歷史不如西安、洛陽那麼悠久,冬天不如三亞溫暖,夏天不如青島清涼。但是據有關方面透露:2018年僅外省市來上海旅遊者約有1.62億人,比上年增長了4.4%。最近的一個“黃金週”統計資料表明,來上海旅遊的人數又創歷史新高。看來上海自有它值得遊人細細品味、流連忘返的地方。那麼,這麼多的人來上海看什麼?上海究竟有什麼吸引力?
有個說法流傳很廣:“兩千年曆史看西安,五百年曆史看北京,一百年曆史看上海”。原來還是上海的歷史離人們最近。現代化其實就是城市化,上海是近代中國城市的象徵,也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縮影。說得更高一點,它是中國從古代走向現代的最有價值的發祥地。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城市,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歷史。但是像上海城市內蘊這麼豐富,特點那麼鮮明,道路這麼奇特,環視宇內,實屬少見。
近代上海在中國城市中是個“另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奇異特別的政治格局,複雜多樣的社會組織、密集多質的移民人口,雄冠域中的經濟實力,靈活多樣的海派文化,這些因素調和在一起,匯成了近代上海遠不同於任何其他城市的斑讕色彩:文明視窗,東方大港、經濟中心、文化中心、中共誕生、工人運動;罪惡淵藪、冒險樂園、摩天樓、石庫門、滾地龍;跑馬廳、大世界,白渡橋……形形色色,斑駁陸離,蘊含豐富,深不可測。
歷史行進到20世紀90年代,上海再次放射出奪目光彩。一個龍頭,四個中心,萬商雲集,人才薈萃;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街變亮,路變寬,車變快,樓變高,水變清,天變藍。濱江大道,國際會議中心、世博館、金茂大廈、上海中心大廈、世紀公園、迪斯尼、博物館、圖書館,大劇院,地鐵……老上海令人回味、咀嚼、思索,新上海令人驚詫、羨慕、讚歎。
據說初次來上海的人往往選擇先遊外灘、萬國建築群、南京路、豫園等老城區景點,然後再遊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世博園一軸四館、東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廈、金茂大廈、南浦大橋等現代化的景點。
而來過上海多次的人往往不再滿足於“高大上”的景點,願將視線伸向更具有人文歷史底蘊的景點。上海雖然不斷在發展,但好在上海近代以來的歷史文化脈絡,基本還是通過各種方式延續了下來。許多人說外灘是上海的客廳。外灘是美,美在建築,更美在建築深處的人文情態。它存在於今生,卻又完整地表現著前世,它不時被改造著,但每一個獨立的變化,又形成一個更新更完善的整體。這一切正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詮釋。
上海目前有近12個風貌保護區、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僅在西區“衡山路與復興路風貌保護區”內,就有15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073幢優秀保護歷史建築。建築是可以閱讀的歷史,老房子那種被歲月泅染出來的氣質讓人沉醉,漫步其間,無不讓人感受到老上海的款款風情。
其實,上海遊不僅吸引外來遊客,也吸引上海本地人。上海太大,且一直處於變化之中,即使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一生親眼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上海的一角。如我從小生長在上海的邊緣地區,對於上海真正的“認識”也是在成年到外地出差之後。因為當時別人一聽說是上海來的,總是表現出一種熱情和尊敬,這使我突然醒悟到上海在別人眼中的“光環效應”。此後,才有意識地去接觸一些關於上海城市的歷史書籍和影像資料,雖然只是淺淺的一瞥,便沒有選擇地愛上了上海。
正如西方一位哲學家所說:仔細想想,生活中大的快樂還是來自於對歷史遺蹟,建築文物、戲劇、詩歌、小說、舞蹈、繪畫的欣賞和瞻仰。而近現代上海正是一個移動的盛宴,能給每個想要者所想要的東西。100多年不算太久,也不算太短,上海還保留著太多開埠至今的建築和馬路街區,憑藉著它們,我似乎能夠清晰地找到這個城市的文化脈絡。後來我又長時間地浸淫在魯迅、柯靈雜文、張愛玲、蘇青小說、袁雪芬的越劇、周信芳的京劇、桑孤的電影中……突然某一天,在四川北路的郵電大樓上,俯瞰眼前的外灘源、黃浦江、蘇州河、外白渡橋、東方明珠、金茂大廈、萬國建築群……這些獨特的景觀正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和未來發展的比照呵,我才彷彿讀懂了一點上海,為能生活在過去和將來都是全中國最熱的土地上而興奮。從此也就更自覺地去“解讀”上海。
城市既是一個景觀、一片經濟空間,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的象徵。同時也是一種話語,一種真正的交際語言。如果說西安、北京是史詩,主幹分明;上海就是散文,風格多樣、視角多重。上海是個“海”,區域廣闊、人口眾多、歷史豐富、文化多彩。獨特的自然景觀、歷史景觀、都市景觀和文化景觀,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海派”特色。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上海浦東的改革開放和浦西“一年變個樣、三年大變樣”的發展,展現在國內外旅遊者面前的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絢麗風采。遊覽上海,不僅能體驗到現代化大都市的人文歷史底蘊和現代文化氛圍,而且能感受到這座城市人頭攢動、車如流水馬如龍、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活力和時代氣息。張愛玲曾經說過,現代的東西雖然不是樣樣好,但我們活在現在,畢竟與我們最親。
所以在上海,一方面讓你感到自己置身於中國最現代的城市,另一方面又處處讓你感到一種精緻的懷舊情調。所以只要你有感覺和興趣,你可以去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登東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廈、金茂大廈……盡攬上海最現代化的城市景觀;也可以去外白渡橋邊觀現代派大廈雄渾簡約的橫豎線條;可以聞城隍廟裡的嫋嫋煙香;可以看南京路上四大公司璀璨的燈火;可以品靜安寺百樂門前的絕代風華;還可以賞武康路梧桐樹下老洋房的精緻輪廊;看溧陽路英式花園別墅的劵式門窗;領愚園路Continental情調的弄堂風情;聽多倫路夕拾樓裡的鐘聲;去新天地、田子坊、莫干山路觸控上海的時尚……甚至在不少的街區,一個轉身,一個回眸,便與一段歷史風雲擦肩而過,與一個歷史人物邂逅。
我認為,這也許才是上海區別於其他城市和吸引遊客的魅力。
-
1 #
-
2 #
來上海就是要體驗上海的腔調!上海人按規距做事且嚴謹條理清爽。該怎樣就怎樣,辦不到的事決不會硬扛。更不會象其它一些地方的朋友們凡事前胸拍後胸…哈哈哈地誇海口摜浪頭天底下沒有辦不成的事,老酒一醒憨卵一隻。這就是差距就是腔調。
-
3 #
上海是中國現代文化的發祥地,一百二十多年曆史的商務印書館就發源於上海,值得全中國文化人朝聖,可惜現在上海居然缺少商務印書館紀念館。
-
4 #
看黃浦江的比遊西湖的人多!外灘遊客比兵馬俑生動!上海的樓房最高高!
-
5 #
來上海看的就是古今中外文化的融合,而產生的海派文化。
-
6 #
中國的近代史離開上海就無法寫下去,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上海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足上海市民,大型交響樂巜紅旗頌》作曲者足上海人……不一而足,近、現代以來中國大地上所發生很多重大事件都離不開上海。很多名人也在上海留下足跡。
-
7 #
想了解中國近代史,怎麼繞得開上海?
-
8 #
是呀,都不要來上海。
-
9 #
無論去哪裡旅遊 就是看個陌生的地方的新鮮感 就象去大西北看沙漠戈壁一樣 看個新鮮
上海是大陸地區最跟國際接軌的城市 從金融 商業角度來說還是值得一看的 北京王府井一看 比起上海的商業氛圍來看要差一大截!古蹟就算了 上海古蹟確實沒啥好看的 喜歡近代史的可以來看看 一個上海灘 一部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