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好處和壞處,大約在外地人眼裡是最明朗的。各花入各眼,各人感受到的北京也不盡相同。來過的人,即便覺得北京小吃無特色,氣候乾燥,甚至北京人嘴太貧,唯有文化氛圍濃厚這件事,總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
先不提那些屹立千年的古寺古建,也不說在全世界都被推崇的清華北大,光是位於和平門外的琉璃廠,古色古香的街道,古玩字畫、筆墨紙硯、書籍等古典文化用品一樣俱全,濃厚的文化氛圍已足夠人痴迷。
林語堂寫《迷人的北平》裡曾提到琉璃廠,說這裡是“商人的天堂”,因為滿街都是書籍和古玩。在民國時代,北平被推崇為“文化城”,這個稱號的獲得,除了受惠於遍佈全城的大學和圖書館外,琉璃廠文化街的存在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
琉璃廠大街西至西城區的南北柳巷,東至西城區的延壽街,全長約800米。提起這條街的歷史,則要一直向上追溯到遼代。彼時這裡還屬於荒山野嶺的郊區,名為海王村,至元朝,政府在此地開設官窯,開始燒製琉璃瓦。明代建設內城時,因為修建宮殿,官窯規模擴大,琉璃廠成為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後,這裡變為城區,不宜繼續燒窯,但琉璃廠的名字保留下來,流傳至今。
琉璃廠作為文化節的興起則要推至清代。此時全國各地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聚集於此,住在附近,從而帶動了琉璃廠一帶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售賣,店鋪林立,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漸漸成為了北京著名的文化一條街。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現在,琉璃廠的文化氣息已被大大稀釋。沿街店鋪販賣的大多是風格單調的紀念品和真假莫辨的古玩,來來往往的人中,也以獵奇打卡的遊人居多。
琉璃廠大街兩旁的房子已經統一整飾過,重簷重彩,紅色綠色的窗格透著莫名的嶄新氣息。大名鼎鼎的榮寶齋、中國書店,以及茹古齋、古藝齋、瑞成齋、萃文閣、一得閣、李福壽筆莊等諸多老店都寂寞地分列街道兩旁。
除了文化用品店外,民俗特色小攤也夾雜在街上,北京著名的兔兒爺、糖人在這裡都能看到。只是街上物品普遍價格虛高,砍價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琉璃廠的古董古玩商品多且雜,真假難辨水很深,而且普遍價格偏高。如果是外行人,看看就好並不推薦購買。但是街上的書店卻非常值得花費時間好好逛上一逛,說不定就會在那淘到心儀的好書、舊書。
地攤上售賣的物品很難分辨真假,但精緻程度卻也會讓過往的遊人駐足流連。
300年曆史的老街,見證了中國古近現代歷史和北京城的滄桑變遷。這一件件物品上,很容易看到時光的身影。
從寂寂無名到喧囂熱鬧,而今,琉璃廠又迴歸到最初的狀態,每天上演著店主客人欣賞文物、侃天侃地的日常。這裡無關時事,只有市井和瑣碎。(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