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位於朔州市東北。山陰縣雖無著名旅遊景區景點,但有兩處古蹟頗有傳奇也很獨特,這就是化悲巖寺和廣武城。
化悲巖寺。位於山陰縣後所鄉辛立莊村西南3千米處,座落在依山傍水的翠微山東麓復宿山山腰,距縣城35千米。復宿山當地又稱佛宿山、草垛山、夏屋山。化悲寺始建於北魏時期,宋代稱碧巖禪寺。元末至正年間,五臺山大寶積寺主持,慈惠普明禪師於此講經律論沙門扶教,並修建後洞諸殿。明朝初年,天火盡焚殿宇,而神像儼然如故,毫髮無損,民眾驚奇神異,復修完善,始名化悲巖寺。另有一說:趙國國君趙襄子為吞併代國以擴充地盤,把他的親姐夫代王誆來此處殺害,此山便被稱為化悲巖,山中的寺廟隨稱化悲巖寺。化悲巖寺還有一名為羊馱寺,相傳,該寺最初並不在此,而是建於山陰縣帳頭鋪村東南。某夜,寺廟忽被盡數拆去,不知所蹤。次日,村民發現全村大小羊只都滿身汗水,於是順著羊蹄痕跡尋找,發現寺院的木料、磚瓦全被運上佛宿山,於是便在此建寺,俗名羊馱寺。
化悲巖寺素有全神之稱,亦有“人無全人人,化悲廟有全神神”的說法,凡民間供奉的神此處基本全有。全寺共有二十六殿,三樓閣,背依天然石窟而建,內塑玉皇,關帝聖君、堯舜禹、釋迦牟尼、彌勒佛、老子、孔子、土地、山神、龍王、十八羅漢、四大天神、十殿閻君、地藏王、千手千眼佛、財神、伏藏、燧人、有巢、靈官、藥王、真武大帝等諸神像,群仙匯聚,各顯神異。如此“全神”的地方的確不多見,不過有利也有弊,好處是一處見全神,一次都拜到;不好的方面是如果只拜某神或某幾個神,會惹其他神不高興。
化悲巖寺還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如孤松獨石、聽響滴脆、二泉映月、硃砂洞、碑巖晚照等。
廣武城是明長城山西鎮重要關堡,位於山陰縣張家莊鄉境內。廣武城有兩座,相距約3千米,為了區分,一座稱為新廣武城,一座稱為舊廣武城。新城緊傍長城而築,舊城在新城西,居長城之外,現在兩古城均有住戶,各名為新、舊廣武村。舊廣武城始建於遼、金時期,新廣武城始建於洪武七年(1374),萬曆三年(1575)重建,不過新廣武城建在漢代舊城基礎之上,所以當地有“新廣武不新,舊廣武不舊”之說。兩座古城是內長城防禦體系的重要設施,是雁門關防禦系統的核心,與雁門關一同成為防範蒙古的第二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為大同一帶。
舊廣武城城牆周長1701米,總佔地172720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城牆總高7.35米,下寬5米,頂寬3.4米,外表全部磚砌,石條作基,最上沿矮牆置垛口、望洞和射孔。城牆東、南、西設城門,面向蒙古方向的北城牆不置城門。城牆上有一株古榆樹,城西南有兩株古柏樹,歷數百年風雨仍蒼勁茂盛。最為奇特的是,在一株香柏的枝椏處,還寄生著一株枸杞,和諧相擁,融為一體。城內主要街道是縱橫各一條,即南北向大街和東西向大街。
新廣武城牆高10米,底寬5米,石條做基,通體包磚,城內設東關、南關、大北關、小北關四道關門,並有甕城、中城、南甕城。中城狀如簸箕,南甕城形似鬥狀,故有“金斗銀簸箕”之稱,城防堅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