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去過故宮、頤和園、天壇等地的朋友見著那雄偉、莊嚴的皇家建築,一定會覺得很震撼。古代皇家建築等級森嚴,不同功用的殿宇就必須用不同等級的建築制式。如故宮的太和殿,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金鑾殿,等級最高。重簷廡殿頂,開間11間,11尊仙人脊獸、黃色琉璃瓦。您看出點兒門道來了嗎?但凡皇家殿宇式建築,它主要就離不開殿頂、開間、仙人脊獸(各種神獸)、琉璃瓦這幾種制式的等級標準。當然了,還有很多其他等級標準,如果都細講下來,幾天幾夜也說不完。所謂等級標準,皇家的主要殿頂必須是“廡殿頂”或者“歇山頂”,重簷增加等級。脊獸以九隻為大,開間以11間為最。琉璃瓦以黃色為尊!說道這琉璃瓦,今年剛入秋那會兒“舍翁”去了趟京西專門為皇家燒造琉璃的古村落——“琉璃渠村”,感受訪古的樂趣,同時也向您講講琉璃渠及琉璃的故事。

琉璃渠村名字的由來

琉璃渠村位於京西門頭溝區龍泉鎮,早在隋唐的時候,這地方就已經形成村落,也許是當時由於永定河畔“三家店”水運碼頭行運繁華的緣故,周邊漸漸形成了村落。古時都以家族式定居,幾個大家族陸續來到無名的地方,時日久了也就形成了村子。據說這琉璃渠村最早有幾個大戶家族,一個是劉家、一個是李家,索性人們就管這地方叫“劉李居”。到了元代,元朝統治者也很重視陶瓷的製造,在南邊兒的江西景德鎮,設定了專門為皇室貴族燒造陶瓷的機構——浮樑瓷局。注意這個“局”字兒。在北方,北京“劉李居”這地方的礦土適合用來燒造琉璃,元政府就在這兒設定了“琉璃局”。所以這“劉李居”改成了“琉璃局”。到了光緒六年(1880年),永定河氾濫,朝廷得管啊,於是派了官員專門治理永定河水患,這位官員為了有效治理水患,便在“琉璃局”修建了一條大渠。人們一看,好啊,水患終於得到治理,而“局”與“渠”諧音,以後人們便把“琉璃局”稱為“琉璃渠”。

琉璃渠村位置

琉璃渠村為什麼適合燒造琉璃?

琉璃渠村東鄰永定河,西靠太行山餘脈。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恰位於永定河衝擊出來的小平原上,陸路與水運都十分便利,所以能為當地燒造出來的琉璃構件提供有效的交通條件。這點很重要,如果沒有一個好的交通,再好的東西它也流通不暢。而琉璃渠村附近的山中產“頁岩”,俗稱“坩子土” ,經水淘之,人工搗練之,可成為琉璃的胎體。所以此等地形、資源。正適合建造窯口。類似的地貌還有中國大名鼎鼎的江西景德鎮。景德鎮有高嶺土和昌江;琉璃渠村有坩子土和永定河,一南一北遙相呼應。

淺說琉璃

既然琉璃渠村燒造琉璃瓦,咱們就得聊聊琉璃瓦是怎麼回事兒。舍翁愛瓷,自然對陶瓷製作有所瞭解。如果全部聊透,幾天幾夜也聊不完。所以,今天淺顯地聊一聊琉璃。“琉璃”含有玻璃成分,所以您看見琉璃瓦的釉錚亮錚亮的就是這麼回事兒。有釉就得有胎,剛才說了,這胎就是“坩子土”。其屬於黏土一類,成分由“高嶺土”(不是景德鎮產的高嶺土,此處為含有高嶺土成分的礦土,是為廣義)和石英組成,主要產於我國北方。北宋時期,宋北方地區和塞北三朝其中的遼、金大部分窯口用此類礦土生產陶瓷製品。此礦土堅實而緊密,形而不塌,可掛厚釉。製作琉璃瓦的過程也類似於燒製陶瓷過程。燒造出來的琉璃構件,色澤鮮豔、明亮、耐高溫、耐寒、不滲水。所以,皇家燒製琉璃構件也用此礦土。色有:黃、綠、青、黑等。故宮、頤和園、天壇等北京皇家宮殿及園林都使用琉璃瓦(構件),來體現皇權的象徵。

琉璃鴟吻

琉璃渠村

琉璃渠村的來龍去脈:琉璃渠村早在遼代時期就已開始燒製琉璃,元中統四年(1263年)宮殿府在此設定琉璃局。而位於現在和平門外的“琉璃廠”官窯,也專燒製琉璃。到了明代嘉靖年間,北京修築外城,琉璃廠所處位置成為市區,不便開窯燒造琉璃,所以就都搬到了琉璃渠村燒製。是除皇家宮殿及園林以外,唯一一處可鋪陳黃色琉璃瓦的地方。

琉璃文化牆

驅車來到門頭溝區,駛入石擔路,路邊矗立著一座“琉璃之鄉”的牌樓。

琉璃渠村村口的牌樓

找地方停好車,步入村口,隨即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建於2006年7月,長107米,高3.7米的琉璃文化牆。黃色琉璃瓦映襯著紅色牆面,使人聯想到故宮那黃瓦丹牆。

琉璃文化牆

琉璃牆上既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代表秦漢文化,也有宋元以後的龍文化及博古、松梅動物等圖案。目的是為了弘揚、傳承琉璃傳統文化。

龍紋琉璃裝飾

三官過街樓

文化牆南側緊挨著琉璃渠大街,轉身來到大街上,正對一座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三官過街樓。

三官過街樓

磚石結構,券洞進深10米,寬3米、高3.5米。在券洞東西兩側有兩塊由琉璃製成的匾額,東側為“帶河”,西側為“礪山”。

礪山

這“礪山帶河”是個成語,字面意思是“泰山似一塊磨刀石,黃河像一條衣帶”,表示時間長久,任何情況也不會改變初衷。這則成語打漢高祖劉邦那兒來。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給有功之臣授以侯爵,誓言則為“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愛及苗裔”。為得是使大漢永祚。

帶河

三官過街樓以黃色琉璃瓦為主,綠色琉璃構件為輔。由於日久,在清光緒年間重修過一次。三官過街樓樓臺上有三間殿堂,供奉文昌等三官。殿簷下懸放匾額,西側為“三官閣”,東側為“文星高照”,顯得格外古樸莊嚴。

關帝廟

過了三官過街樓,沿著琉璃渠大街一直向西走,路邊不時有用琉璃燒製成的現代街景擺件,街兩側則是民宅,偶爾有老人坐在街邊聊天,也算是一處小景緻。

琉璃渠大街上的琉璃裝飾

再向前走,出現一處岔口,座落在此岔口的便是建於明代的關帝廟。四合院的形制,正殿硬山頂、黃色琉璃瓦。兩廂配殿是元寶頂、綠色琉璃瓦,據說是當年用修建潭柘寺時多出來的琉璃瓦修建的。小院兒不大倒也精緻。有一處值得提一下,供奉關帝像的須彌大座是專門用琉璃燒製而成,別處的關帝廟可沒這待遇。

關帝廟

村後的鐵路

據說村子裡還有一個建於乾隆年間的萬緣同善茶棚,因為時間有限,舍翁沒來得及過去。但說起這茶棚,作用可不小,過去京西各處古道邊都會設有茶棚,供旅人休息納涼。大一點兒的還有舍院。沒去成萬緣同善茶棚,有些遺憾,待以後時間充裕再去拜訪。舍翁一直沿著琉璃渠大街,轉向西南方向,豁然見到一條鐵路,正巧趕上鐵道工人們清理路基。

工人師傅清理路基

忽然一工頭模樣的人,收了對講機,吹響了掛在脖子上的小喇叭,聽到喇叭聲,所有工人師傅都離開了路基,遠遠躲避。此時,鐵道口的閘欄也緩緩放下,穿著制服的值守人員舉起小旗子示意對面停車。不一會兒一列專拉貨物的火車遠遠鳴笛並緩緩駛過。舍翁留戀此處青山美景,多留停留了一會兒。沒成想又一列火車緩緩駛過,之後第3輛、第4輛駛過。平均10分鐘左右便透過一列火車,這效率可是真高。向值守站點兒的師傅打聽到,原來此鐵路為豐沙線,是從北京豐臺區到河北省懷來縣沙城鎮的一條電氣化鐵路。

10來分鐘一趟的貨車

伴著夕陽西下,帶著不小的知識收穫與見識,還有些許小遺憾,結束了半天的琉璃渠村小旅。

6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5種難以解釋的奇特地點,看完感覺大自然就是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