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世人樂道的“世外桃源”即桃花源,位於桃源縣城西南15公里的319號國道公路線上,面臨沅水,背倚群山,滿山蒼松翠竹,芳草萋萋,桃林密佈,風景絕倫,“世外桃源”名不虛傳。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桃花源記》而名世以來,歷代名人慕名而訪者絡繹不途,如李白、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韓愈、劉禹錫、張旭、黃庭堅、王安石、蘇軾、王守仁等著名學者名士,都有題詠桃花源的詩篇遺留至今。桃花源於唐朝大曆、貞元年間(公元766~805年)初建寺觀。宋朝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朗州官奉命修桃花源五百仙人閣,名為“望仙閣”;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建“桃川宮”、“景命萬年殿”。元朝末年毀於兵燹。清朝初年又多所重建,旋又毀於火。民國三年又重修“桃花觀”等建築,亭臺廊廡,秩然大備,稍復舊觀。但自此時局滄桑,桃花源日趨冷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湖南省人民政府於1951年1月24日便公佈“桃花源為省級保護單位”。三十多年來,人民政府多次撥款維修和增建園內工程,但在十年“文化大革命”劫難中,桃花源也慘遭破壞。自1978年以後,政府才又重修了窮林橋、古道、躡風亭、集賢祠、遇仙橋、秦人古洞、豁然軒、水源亭;新建了探月亭、延至館、佳致碑亭、碑廊、千丘池、菊圃等等;復修了桃花源牌坊、桃花觀。經過10年的精心修建,桃花源才具有了“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的勝景。今日的桃花源,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古老的摩頂鬆,高大的羅漢松,有的如蟠龍,有的似豎筆,各具姿態;碗粗的楠竹漫山遍野;珍貴奇異的方竹,亭亭玉立;千姿百態的桃樹夾岸遍植。人文景觀除了散立在林蔭深處的樓臺亭閣之外,眾多的碑刻和對聯,詩文可讀,書法可觀,令人流連忘返。“山前溪是當前水,源上桃非舊日花。多怪漁郎露訊息,洞門從此銷煙霞”。這詩詠出了人們追求世外桃源而不得的遺憾。“流水桃花世外春,漁郎曾此得通津。當年只說春猶在,不道山河又屬人”。這詩使人們回到現實中來,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創造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1979年以來,桃花源已成為國內外旅遊勝地,春賞桃花,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踏瑞雪,前來旅遊觀光者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每年接待遊客四十多萬人次,僅桃花盛開的陽春三月,就要接待20多萬人次。到現在為止,已接待了世界28個國家的朋友兩萬多人次來此旅遊。許多文人學者以一生旅遊一次桃花源為人生滿足。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孤懸絕壁之上的塔雲山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