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烏鞘嶺”很多人不陌生,河西走廊的門戶與咽喉,古絲綢之路要衝。鐵路人更不陌生,這裡有亞洲第二大鐵路隧道“烏鞘嶺隧道”。這裡更有無數鐵路人的心酸與快樂。對我來講這裡有一種情懷,我出生在這片土地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烏鞘嶺養育了無數和我一樣的錚錚鐵骨男兒。

烏鞘嶺,位於天祝縣境中部,南臨馬牙雪山,西接古浪山峽,嶺南有滔滔不息的金強河與水草豐美的抓喜秀龍草原,嶺北有當地人譽為“金盆養魚”的安遠小盆地。烏鞘嶺東西長約17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海拔3562米,素以山勢峻拔、地勢險要而馳名於世。正當您開啟中國地形圖,找到祁連山時,就會一眼看到主峰海拔3000多米的烏鞘嶺。它位於巍巍祁連山東端的甘肅中部,是東西部的重要交通要道。由於烏鞘嶺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使它成為中國自然環境中的一條界山。也正是由於它獨特的地勢和氣候給這裡的鐵路人帶來了很多心酸與回憶。

打柴溝車站坐落於烏鞘嶺山腳下,烏鞘嶺隧道沒有貫通前,從打柴溝車站出發向西行必須翻越烏鞘嶺這道天然屏障,登嶺遠望只見蘭新線烏鞘嶺段是一條巨龍,頭西尾東,西高東低,披雲裹霧,蜿蜒曲折,這裡海拔高,氣候寒冷,空氣稀薄,患有心臟病的旅客從這裡坐車通過都很危險。由於烏鞘嶺地勢險要,沿線車站都是大坡道車站,夏天紫外線極強好多室外作業人員晒紅了臉,晒脫了皮。冬天氣溫極低作業人員更是不畏嚴寒熬戰刺骨寒風,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鐵路事業無私奉獻著。

由於人員緊張條件等限制,以前的通勤職工一個月休息不到七天左右,剩下的時間幾乎全部在車站度過,從武威到蘭州坐車也得十多個小時,家遠一點的職工,利用大休時間回家其實一半時間是浪費在路上的,鐵路工作本來就苦,這樣一來和家人一起團聚的時間少。隨著鐵路的發展慢慢改進為雙線自動閉塞鐵路,此時採用內燃機車牽引方式,從武威到蘭州距離也縮短了四個多小時左右,但是由於線路的坡道限制,列車執行時間還是很長,通勤職工回家還是不方便。

2006年3月30日,烏鞘嶺特長隧道通車,其全長20.05公里,隧道貫通後沿線有10箇中間站撤除,此時,打柴溝車站站舍面貌有了新的變化,車站作業也有所改變。隧道通車後比以往線路縮短30多公里,隧道的建成不僅大大壓縮了列車行駛時間和機車週轉時間,同時也減少了工作人員的作業量,優化了車務段的人力資源,工作人員的也不在經受惡劣環境的侵蝕,大大減輕了工作強度優化了生活和工作環境。鐵路人的休息時間變多了,和家人團聚時間也變多了。隧道的貫通不僅是鐵路人的福音,同樣對旅客來講也大大的節約了時間,也減少了因為以前翻越烏鞘嶺時稀薄空氣對患有心臟病旅客朋友的危害。

在鐵路上工作過的人都有一段鐵路情懷,對於一個待過的地方,對於鐵路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是與生俱來的呢,還是從小生活在鐵路旁邊伴著汽笛聲長大而形成,抑或是“鐵小”出來的孩子不能不愛鐵路,說不清楚,我們有的時候真的說不清對於那個僻靜的小山溝有什麼可流戀,當年我們只想有朝一日能離開這個窮山溝。這個讓外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甚至是荒蕪落後的地方。這是我的一個老師傅曾經對我說過的。但是時光荏苒,離開的越遠,越久,感覺會發生鉅變,會有說不盡的是思鄉情。那裡不僅僅有連綿的群山,挺拔的白楊,玩伴的笑臉,還有我們父輩戰鬥工作的鐵路線。師傅說他從小就特喜歡畫火車,就是到了這把年紀,只有一回到家,還是會給子孫們講火車的故事。

每年七八兩月是打柴溝最美的季節,由於地處亞高寒地帶,植被不是很豐富,樹木稀少且單調,最為常見的也只有白楊樹了,只有夏天這個季節才能看到一點淡淡的綠色,一些頑強生存下來的花花草草就匆忙地在這有限的時間裡競相開放。這裡的職工生活單一,除了上班,吃過飯散步時候去的最多的也就是我們的後花園河灘了(車站後面河邊的小樹林,這裡有水花草長得茂盛些),只有那裡綠草如茵,而在這裡最旺盛的植物就是馬蓮,花開時節遍地花香,潔白中帶有紫藍色的花瓣在墨綠色的馬連草襯托下分外妖嬈,與那種嬌貴的花中君子,蘭花相比也絕不遜色,馬蓮花是野生花卉,它生長在路邊地頭,山溝田埂,到處都能看到它。不管是風吹雨打;還是人踩,車壓,它都頑強的生長著,從不向惡劣的氣候和環境屈服低頭。並且馬蓮花堅韌的性格使它的適應,生長力都極強。由於有了它的存在,才使得這片相對貧瘠的土地而顯得生機勃勃。而在河灘更是一個馬連草的世界。大片大片的花葉和一些叫不上名的小花隨著微風搖曳,招來了蝴蝶翩翩起舞煞是好看,從祁連山深處流淌下來的莊浪河潺潺流過,河水清澈見底,不由的讓人伸出手來喝上一把,清涼爽口沁人心脾,河水在河灘上分出許多的支支岔岔,劃分出一片一片的草甸,各色光滑的鵝卵石鋪滿河床,眼見著魚兒在水中竄來竄去,在不時傳來的百靈鳥悅耳的鳴叫聲中,同事們在這裡追逐打鬧。同事們也會脫下自己的衣服用馬蓮扎住袖口當漁網,我們會把抓到的白片(一種金魚)放到罐頭瓶裡再放些好看的花石頭帶回家養著,狗魚(其實是泥鰍)不要,或者採些馬蓮花帶回去插在花瓶裡,這樣可以好幾天聞著她的花香,還喜歡用花落後長大的花籽,大骨朵兒來互相追趕著敲打對方。玩累了便躺在地毯式的草甸上看藍天,看不時變幻的白雲。簡簡單單的遊戲,快快樂樂的日子,玩得那樣恣意,玩得那樣舒坦。直到傍晚,落日的餘輝透過金黃色的火燒雲,灑滿大地。這時候肚子咕咕叫了才會心滿意足的走上回車站的路,到了伙食團大夥兒又把抓到的魚美美的做成一道菜。鐵路人用這種簡單的快樂,書寫了最美的生活。

我是一個在鐵路邊長大的孩子,我的童年是和鐵路、站臺、火車、鐵軌聯絡在一起的。那時候我們住的房子離鐵路很近,從小就聽慣了火車的震動和搖晃聲,也能在這種轟隆隆的聲音中安然入睡。我愛鐵路的深邃,愛風馳電掣的列車,愛熙熙攘攘的車站,愛鐵路的一橋一洞,愛鐵路的一枕一木,愛鐵路的一石一碑,我望不夠那銀光閃閃的一眼望不到頭的鐵軌;我聽不夠那隆隆賓士的長龍發出的動人心絃的樂章;我看不夠那一列列由遠而近,又漸漸飄向遠方的巨龍。

我愛鐵路的一切,從我幼年開始,就與鐵路結下了深厚的情感,小時候我跟隨父母去鐵路上給火車上的人賣水,賣雞蛋。那時車站南面的小街上只有一家小商店,一個照相館,一個小書店,如果沒有312國道那就連一條像樣馬路都沒有了,職工住著的屋子由透著洞的土坯牆隔開,小時候我很羨慕那些穿著鐵路服,戴著安全帽的鐵路工人,覺得他們很神奇。後來我考上了大學,學了鐵路專業,畢業後分配到了家鄉。現在的打柴溝車站雖然人員少了但是在生活上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新的辦公樓,寬敞整潔的職工單生宿舍,宿舍用具和生活用品一律配備齊全,免費為職工開通網線配上電視,進了宿舍讓人覺得和自己家一樣舒服。

在烏鞘嶺腳下有一支不怕苦不怕累,甘於寂寞,安心崗位,幹好本職工作的隊伍――打柴溝車站。在這裡所有人眼裡,單位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我和我的同事們是這裡的守護者,我們一起用青春,用信念,用鐵路人不朽的精神守護著這裡。作為烏鞘嶺下守護者,我不畏艱辛,我無比自豪,我將堅守對鐵路事業的執著。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驚豔山西,驚豔世界,一座叫晉的城: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