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這裡歷史文化悠久,東晉時期,名士謝安曾到此遊歷;五代十國時期,因是吳越國建立者錢鏐的出生地而遠近聞名,吳越國期間發展農桑與經濟、擴建杭州城;兩浙及長三角地區的發展起到積極作;比如李白詩云:不到東山久,薔薇幾度花;蘇軾的詩句前生我已到杭州,到處常如憶舊遊。

臨安區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部,這裡東連餘杭區,南接富陽區和桐廬縣、淳安縣,西鄰安徽省歙縣,北臨安吉縣以及安徽省績溪縣、寧國市。境內有浙江農林大學、杭州醫學院、浙江警察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院等院校。據《郡縣釋名》記載: 邑有臨安山,縣取此山為名;地名另有三說:一是寓有君臨即安之意;二是南宋朝廷感念吳越國王錢鏐對杭州的歷史功績,以其故里臨安為府名;三是南宋偏安江南,有臨時安置之意。

下轄5個街道、13個鎮:玲瓏街道、錦南街道、錦城街道、錦北街道、青山湖街道,高虹鎮、太湖源鎮、於潛鎮、太陽鎮、潛川鎮、昌化鎮、河橋鎮、湍口鎮、清涼峰鎮、島石鎮、板橋鎮、天目山鎮、龍崗鎮。區政府駐錦城街道衣錦街,總面積3124平方千米。總人口52.60萬。

據考證,舊石器時期境內已有人煙。春秋分屬越國和吳國。戰國先屬越國,後屬楚國。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分屬餘杭和故鄣。西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設於潛縣。東漢建安十六年(211)餘杭縣西境析置臨水縣,治今高虹鎮;西晉太康元年(280)更名臨安縣。陳隋之間廢。唐武德七年(624年)復臨水縣,八年省入於潛縣。唐垂拱二年(686)於潛縣析置紫溪縣,四年(688)復置臨安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紫溪改名稱昌化縣。自宋以後,臨安縣、於潛縣、昌化縣建置和名稱基本穩定。北宋屬杭州,南宋屬臨安府,景定三年(1262)移治今市西西墅鎮。明洪武初徙治今址,屬杭州府。清屬杭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屬浙江省;三年(1914)屬錢塘道。民國十六年(1927)直屬於省。民國三十七年(1948)改屬第九行政督察區。1949年三縣均隸屬浙江省第九行政區,同年10月第九行政區改稱臨安專區,屬之。1953年撤銷臨安專區,臨安、昌化、於潛三縣改屬嘉興專區。1955年,於潛縣、昌化縣劃入建德專區。1957年臨安縣劃入建德專區。1958年餘杭縣併入臨安縣;於潛縣併入昌化縣;同年12月,臨安縣、昌化縣劃入嘉興專區。1960年昌化縣併入臨安縣,劃入杭州市。1996年10月改設縣級臨安市。

1996年臨安撤縣建市。2001年7月,青雲鎮、東天目鄉、楊嶺鄉、臨目鄉合併為太湖源鎮;塔山鄉、馬山鄉、紫水鄉合併為潛川鎮;頰口鎮、順溪鎮合併為清涼峰鎮;龍井橋鄉、魚跳鄉、上溪鄉合為大峽谷鎮;撤銷河橋鄉、石瑞鄉合併為河橋鎮;石門鄉併入高虹鎮;堰口鄉、紹魯鄉併入於潛鎮;洪嶺鄉併入湍口鎮;錦城鎮、青山鎮、玲瓏鎮、上甘鄉改設相應的街道。

2011年1月橫畈鎮併入青山湖街道;三口鎮、板橋鄉合設板橋鎮;千洪鄉併入於潛鎮;藻溪鎮、西天目鄉合設天目山鎮;樂平鄉併入潛川鎮;橫路鄉併入太陽鎮;馬嘯鄉併入清涼峰鎮;大峽谷鎮併入龍崗鎮;新橋鄉併入島石鎮;錦城街道分設析置立錦北街道。2017年7月獲批設立杭州市臨安區。

境內地處浙西中山丘陵北部、杭嘉湖平原西南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以中低山丘陵地貌為主,北有天目山脈,南為昱嶺山脈,清涼峰海拔1787米;有南苕溪、中苕溪、天目溪、昌化溪等溪流。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雨水照充足,四季分明,立體氣候明顯。臨安被譽為浙江省生態農業第一縣,森林覆蓋率達66.6%,有中國竹子之鄉、中國山核桃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竹筍美食之都等稱號。

境內有有天目鐵木、銀縷梅、華東黃杉、羊角槭等國家保護植物,據《中國國家地理》載: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浙江西天目山存少量野生和半野生狀態的銀杏。有水稻、小麥、玉米等農產,山核桃、筍乾、白果、獼猴桃等特產;其中山核桃加工歷史已有500年。有茶葉、筍乾、山核桃等特產,是萸肉、白果、於術、杜仲等藥材重點產區之一;有鎢、金、螢石、重晶石等礦產,昌化雞血石為治印珍品。

這裡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中國最佳養生休閒旅遊城市、中國最美城鎮、中國最美鄉村旅遊目的地、全國書香城市等美稱。有西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山湖、浙西大峽谷、大明山、太湖源、青山湖、白水澗、湍口溫泉、瑞晶洞等景點; 有錢王陵園、普慶寺石塔、功臣塔、吳越國王錢鏐父母錢寬、水丘氏葬墓等古蹟;榮獲2018年中國天然氧吧建立地區稱號。

其中青山湖被譽為臨安第一景,天目山是江南宗教名山,相傳東漢道教大宗張道陵在此修道,史稱三十四洞天。白水澗風景區位於臨安北郊,是離滬寧杭、蘇錫常等地最近的生態旅遊區,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98%,窯頭山主峰海拔1095米,素有北天目之稱。這裡飛瀑深潭,十里竹海,風風光迷人。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來泰國你躲不掉的懵逼瞬間